“堪笑此翁推不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堪笑此翁推不動”全詩
書坐藏多為飽祟,詩緣吟苦作窮媒。
兒言山圃當收栗,僧約溪橋共探梅。
堪笑此翁推不動,地爐無火畫寒灰。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擁爐不出輒終日自嘲》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擁爐不出輒終日自嘲》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寒冷的冬天里守在火爐旁,不愿出門,自嘲自嘲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柴門木落葉成堆,
十日元無一再開。
書坐藏多為飽祟,
詩緣吟苦作窮媒。
兒言山圃當收栗,
僧約溪橋共探梅。
堪笑此翁推不動,
地爐無火畫寒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冬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柴門前積滿了落葉,十天都沒有再次開啟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守在家中的孤獨和無聊的感受。詩中提到的“書坐藏多為飽祟”,意味著詩人在家中讀書,但讀書也成為了他的負擔和束縛。而“詩緣吟苦作窮媒”則表達了詩人通過寫詩來尋求心靈的慰藉,但卻無法擺脫貧困的現實。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兒童和僧人的形象出現,兒童期待著山野中的收獲,僧人則與詩人一同探尋溪橋邊的梅花。這部分描寫展示了詩人對于自然和美好事物的向往,與他自身的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堪笑此翁推不動,地爐無火畫寒灰”則是詩人對自己的自嘲,他無法推動自己走出家門,火爐中沒有火焰,只有冷灰。這種自嘲的情緒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無能為力的無奈和對于生活的失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冬天的景象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于孤獨、貧困和無奈的思考和反思,展示了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于現實的無奈。
“堪笑此翁推不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ōng lú bù chū zhé zhōng rì zì cháo
擁爐不出輒終日自嘲
zhài mén mù luò yè chéng duī, shí rì yuán wú yī zài kāi.
柴門木落葉成堆,十日元無一再開。
shū zuò cáng duō wèi bǎo suì, shī yuán yín kǔ zuò qióng méi.
書坐藏多為飽祟,詩緣吟苦作窮媒。
ér yán shān pǔ dāng shōu lì, sēng yuē xī qiáo gòng tàn méi.
兒言山圃當收栗,僧約溪橋共探梅。
kān xiào cǐ wēng tuī bù dòng, dì lú wú huǒ huà hán huī.
堪笑此翁推不動,地爐無火畫寒灰。
“堪笑此翁推不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一董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