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年強此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衰年強此身”全詩
非尋戴安道,似向習家池。
峽險風煙僻,天寒橘柚垂。
筑場看斂積,一學楚人為。
短景難高臥,衰年強此身。
山家蒸栗暖,野飯謝麋新。
世路知交薄,門庭畏客頻。
牧童斯在眼,田父實為鄰。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二首》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從外地歸來,重新回到自己的家鄉,感慨萬千的心情。
詩的第一首是在驛站看到舊友戴安道的時候寫的。詩人在回鄉的途中,經過了一片陌生的峽谷,感嘆自己已經離開家鄉太久了,連原來的行蹤都找不到了。見到了舊友戴安道,對方似乎是在習家池邊閑適地養著馬,不用太過奢華。詩人在這篇詩中喚起了對戴安道的懷念之情,描寫了鄉村簡樸的生活,有一種對故鄉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二首詩則是表達了詩人回到家鄉后的生活狀態。雖然詩人已經年老,但是他卻堅強地繼續著辛勤勞作。詩中描繪了農家山野的景色,蒸栗散發出暖意,野飯也讓人感到新鮮美味。詩人表示自己在社交方面遭遇了一些困境,但他并不強求社交,反而因此追求了淡泊的生活。詩末提到了一個牧童和田父,暗示詩人生活在田園間,與大自然更加親近。
這首詩以詩人回鄉的心情為線索,描繪了他對舊友的思念,對家鄉的懷念,以及對純樸生活的追求。整首詩以自然景色和田園生活為背景,展現了詩人心靈的寧靜和對現實的堅守。
“衰年強此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óng yì cì cǎo táng fù zhì dōng tún èr shǒu
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二首
xiá nèi guī tián kè, jiāng biān jiè mǎ qí.
峽內歸田客,江邊借馬騎。
fēi xún dài ān dào, shì xiàng xí jiā chí.
非尋戴安道,似向習家池。
xiá xiǎn fēng yān pì, tiān hán jú yòu chuí.
峽險風煙僻,天寒橘柚垂。
zhù chǎng kàn liǎn jī, yī xué chǔ rén wéi.
筑場看斂積,一學楚人為。
duǎn jǐng nán gāo wò, shuāi nián qiáng cǐ shēn.
短景難高臥,衰年強此身。
shān jiā zhēng lì nuǎn, yě fàn xiè mí xīn.
山家蒸栗暖,野飯謝麋新。
shì lù zhī jiāo báo, mén tíng wèi kè pín.
世路知交薄,門庭畏客頻。
mù tóng sī zài yǎn, tián fù shí wèi lín.
牧童斯在眼,田父實為鄰。
“衰年強此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