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有遠湖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有遠湖樹”全詩
白魚如切玉,朱橘不論錢。
水有遠湖樹,人今何處船。
青山各在眼,卻望峽中天。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峽隘》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聽說江陵府,云霧靜靜地懸浮。
白色的魚兒像切割的玉石,紅色的橘子不在乎價值。
水中有遠方湖泊的樹,現在的人們在哪里坐船呢?
青山在眼前起伏,卻仰望著峽谷中的天空。
詩意:
《峽隘》是杜甫描寫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市)的一首詩。詩中通過描繪江陵府的景色,表達了杜甫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的白魚如切玉,朱橘不論錢,表現出杜甫對自然的珍視和對物質的淡泊。水中有遠湖樹,人今何處船,表現出杜甫對人生的追問和對未知的探索。最后一句“青山各在眼,卻望峽中天”,表現出杜甫對自然景色的欣賞和對生命的思考。
賞析:
《峽隘》描繪了江陵府的自然景色,通過對景色的描繪,表達了杜甫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的白魚如切玉,朱橘不論錢,表現出杜甫對自然的珍視和對物質的淡泊。水中有遠湖樹,人今何處船,表現出杜甫對人生的追問和對未知的探索。最后一句“青山各在眼,卻望峽中天”,表現出杜甫對自然景色的欣賞和對生命的思考。整首詩描繪了一幅自然風光的畫面,讓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麗和恢弘。同時,也讓人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水有遠湖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 ài
峽隘
wén shuō jiāng líng fǔ, yún shā jìng miǎo rán.
聞說江陵府,云沙靜眇然。
bái yú rú qiè yù, zhū jú bù lùn qián.
白魚如切玉,朱橘不論錢。
shuǐ yǒu yuǎn hú shù, rén jīn hé chǔ chuán.
水有遠湖樹,人今何處船。
qīng shān gè zài yǎn, què wàng xiá zhōng tiān.
青山各在眼,卻望峽中天。
“水有遠湖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