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戴歸先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翊戴歸先主”全詩
竹日斜虛寢,溪風滿薄帷。
君臣當共濟,賢圣亦同時。
翊戴歸先主,并吞更出師。
蟲蛇穿畫壁,巫覡醉蛛絲。
欻憶吟梁父,躬耕也未遲。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諸葛廟》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諸葛廟》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這首詩描寫了杜甫多次游歷巴子國,頻繁進入著名將領諸葛亮的祠廟的情景。詩首描述了杜甫進入祠廟后,看見竹子傾斜,日光斑駁地照在床上,溪風吹進薄帷中,形成一副寧靜而幽美的畫面。
接下來的幾句詩表達了杜甫對于將領和君主的贊揚。他認為君臣應該共同努力,賢明的君主和智慧的將領應該同時出現。杜甫將自己與諸葛亮相提并論,表示自己也希望有和他一樣的雄才偉略。他將自己與諸葛亮相提并論,表示自己也希望有和他一樣的雄才偉略。
而后的兩句詩,描述了著名的將領翼戴將軍(指諸葛亮)歸屬于先主(指劉備),并且成功地征服了更多的領地。這里的蟲蛇穿畫壁、巫覡醉蛛絲的描述,暗喻了歷史的滄桑變遷,同時也象征了著名的將領諸葛亮卓越的智慧。
最后兩句詩,杜甫回憶起梁父吟的故事,表達了自己不虛度年華,即使身為士農工商,也不曾遲延。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杜甫進入諸葛亮廟宇的情景和贊揚諸葛亮的才干,表達了詩人對于英雄人物和歷史的敬仰和思考。詩中用典巧妙,意境清新,表達了作者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的熱愛和崇敬。
“翊戴歸先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ū gě miào
諸葛廟
jiǔ yóu bā zǐ guó, lǚ rù wǔ hòu cí.
久游巴子國,屢入武侯祠。
zhú rì xié xū qǐn, xī fēng mǎn báo wéi.
竹日斜虛寢,溪風滿薄帷。
jūn chén dāng gòng jì, xián shèng yì tóng shí.
君臣當共濟,賢圣亦同時。
yì dài guī xiān zhǔ, bìng tūn gèng chū shī.
翊戴歸先主,并吞更出師。
chóng shé chuān huà bì, wū xí zuì zhū sī.
蟲蛇穿畫壁,巫覡醉蛛絲。
chuā yì yín liáng fù, gōng gēng yě wèi chí.
欻憶吟梁父,躬耕也未遲。
“翊戴歸先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