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語更誰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下語更誰曾”出自宋代楊萬里的《題湘中館》,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xià yǔ gèng shuí céng,詩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下語更誰曾”全詩
《題湘中館》
清境故應好,新寒殊不勝。
征衣愁著盡,憑檻喜猶能。
亂眼船離岸,關心山見棱。
個中有句在,下語更誰曾。
征衣愁著盡,憑檻喜猶能。
亂眼船離岸,關心山見棱。
個中有句在,下語更誰曾。
分類:
作者簡介(楊萬里)
《題湘中館》楊萬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湘中館》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湘中館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清境故應好,新寒殊不勝。
征衣愁著盡,憑檻喜猶能。
亂眼船離岸,關心山見棱。
個中有句在,下語更誰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湘中館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景色的贊美和自己的感受。
首句“清境故應好,新寒殊不勝”描繪了湘中館的環境清幽宜人,但作者卻感到新寒意味濃厚,無法勝任。
第二句“征衣愁著盡,憑檻喜猶能”表達了作者穿著征衣,感到愁苦,但站在檻前仍能感到一絲喜悅。
第三句“亂眼船離岸,關心山見棱”描繪了眼前的船只離開了岸邊,山巒的形狀也變得模糊不清,表達了作者的心亂和對山巒的關注。
最后兩句“個中有句在,下語更誰曾”表明詩中有一句話留在了其中,下一句話更是無從得知。這種留白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湘中館的所見所感,通過對景色的描繪和自己的情感表達,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感受和對自然的敏感。
“下語更誰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xiāng zhōng guǎn
題湘中館
qīng jìng gù yīng hǎo, xīn hán shū bù shèng.
清境故應好,新寒殊不勝。
zhēng yī chóu zhe jǐn, píng kǎn xǐ yóu néng.
征衣愁著盡,憑檻喜猶能。
luàn yǎn chuán lí àn, guān xīn shān jiàn léng.
亂眼船離岸,關心山見棱。
gè zhōng yǒu jù zài, xià yǔ gèng shuí céng.
個中有句在,下語更誰曾。
“下語更誰曾”平仄韻腳
拼音:xià yǔ gèng shuí cé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下語更誰曾”的相關詩句
“下語更誰曾”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下語更誰曾”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下語更誰曾”出自楊萬里的 《題湘中館》,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