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久不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稚子久不至”全詩
石子凈無塵,一一濕如洗。
夜來元無雨,霜消痕尚爾。
稚子有素約,杖屨從我戲。
老夫偶獨先,稚子久不至。
初心一何樂,中路慘不喜。
悵望行復歇,回顧亦三四。
行逢木蕖開,攀翻嗅霜蕊。
分類:
作者簡介(楊萬里)
《行圃》楊萬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行圃》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作者在飯后來到園中,看到晴朗的小路上流淌著清澈的水,石子潔凈如洗。雖然夜晚沒有下雨,但霜消之后仍可見到痕跡。作者帶著年幼的孩子一起散步,孩子天真地與作者戲耍。然而,作者走得太快,孩子遲遲未能趕上。作者感到初心的快樂,但在中途卻感到凄涼。他感嘆行走的艱辛,回頭看時已經走了三四步。在行走的過程中,作者遇到了開放的木蕖花,攀爬并嗅到了霜蕊的香氣。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園中景物和作者與孩子的互動,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詩中的園景清新宜人,流水、石子、霜蕊等細節描寫生動而細膩,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作者與孩子的互動則體現了家庭和諧、親子關系的溫馨。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以及對自己行走路途中的孤獨和迷茫的感嘆。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楊萬里獨特的寫作風格。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繪,詩中融入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稚子久不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pǔ
行圃
fàn bà lái kuī yuán, qíng lù hū liú shuǐ.
飯罷來窺園,晴路忽流水。
shí zǐ jìng wú chén, yī yī shī rú xǐ.
石子凈無塵,一一濕如洗。
yè lái yuán wú yǔ, shuāng xiāo hén shàng ěr.
夜來元無雨,霜消痕尚爾。
zhì zǐ yǒu sù yuē, zhàng jù cóng wǒ xì.
稚子有素約,杖屨從我戲。
lǎo fū ǒu dú xiān, zhì zǐ jiǔ bù zhì.
老夫偶獨先,稚子久不至。
chū xīn yī hé lè, zhōng lù cǎn bù xǐ.
初心一何樂,中路慘不喜。
chàng wàng xíng fù xiē, huí gù yì sān sì.
悵望行復歇,回顧亦三四。
xíng féng mù qú kāi, pān fān xiù shuāng ruǐ.
行逢木蕖開,攀翻嗅霜蕊。
“稚子久不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