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鞭急鳥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鞭急鳥棲”全詩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白露》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中文譯文:
白露時節,甜美的團子開始制作,清晨馬蹄聲隨之散去。
果園里石樹成行地開花,船只從江溪中穿過。
我倚在幾旁欣賞水中的魚兒的歡樂,快馬回頭,急忙的鳥兒在棲息。
漸漸地知道秋季的果實是美麗的,幽徑上可能有許多別人走過的蹊徑。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詩人杜甫的生活景象和內心感受。白露是秋季的一種氣象現象,他以此開篇,將時間和主題明確地呈現出來。接著,他描述了園中的果樹開花景象和自己乘船游覽的情景,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受。
接下來,他以憑幾(憑借著桌前的幾)來靜靜觀賞水中的魚兒,表現出他對自然界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回鞭急鳥棲這句描述了他快馬回頭時鳥兒的飛翔,給人一種生動的畫面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他漸漸了解和感受到秋季果實之美和幽徑之中可能存在的蹊徑。通過這首詩,杜甫展示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季節變遷的感慨和對自然美的追求,同時也讓讀者產生對美好事物和人生的思考和憧憬。
“回鞭急鳥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lù
白露
bái lù tuán gān zǐ, qīng chén sàn mǎ tí.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pǔ kāi lián shí shù, chuán dù rù jiāng xī.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píng jǐ kàn yú lè, huí biān jí niǎo qī.
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jiàn zhī qiū shí měi, yōu jìng kǒng duō qī.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回鞭急鳥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