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親豈欲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思親豈欲生”全詩
心從畫前到,身在昜中行。
憂國何緣壽,思親豈欲生。
不應永州月,猶傍雨窗明。
分類:
作者簡介(楊萬里)
《故少師張魏公挽詞三章三章》楊萬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故少師張魏公挽詞三章三章》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讀昜堂邊路,
曾聞赤舄聲。
心從畫前到,
身在昜中行。
憂國何緣壽,
思親豈欲生。
不應永州月,
猶傍雨窗明。
詩意:
這首詩詞是楊萬里挽詞三章中的一章,用以悼念他的故友張魏公。詩人在讀書的昜堂邊路上,曾經聽到過故友張魏公穿著紅色鞋子的聲音。詩人的心靈似乎隨著畫前的景物而飄蕩,而他的身體卻在昜中行走。他憂國憂民的心情何盡,思念親人的情感又何盡。他感嘆自己不應該長壽,因為他對國家的憂慮和對親人的思念已經讓他無法安心生活。他覺得即使是永州的月亮也不應該明亮,因為他的心情如同雨天時透過窗戶的明亮光線一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思念和對國家的憂慮。詩人通過描繪自己在昜堂邊路上的經歷,以及聽到故友赤舄聲的回憶,展現了內心的紛亂和無法平靜的情感。詩人將自己的心靈與身體的分離,表達了他內心的掙扎和痛苦。他對國家的憂慮和對親人的思念交織在一起,使得詩詞中透露出一種深深的憂傷和無奈。最后兩句詩以意象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陰郁和對生活的不滿,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它展示了楊萬里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力,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共鳴和思考的啟示。
“思親豈欲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shǎo shī zhāng wèi gōng wǎn cí sān zhāng sān zhāng
故少師張魏公挽詞三章三章
dú yáng táng biān lù, céng wén chì xì shēng.
讀昜堂邊路,曾聞赤舄聲。
xīn cóng huà qián dào, shēn zài yáng zhōng xíng.
心從畫前到,身在昜中行。
yōu guó hé yuán shòu, sī qīn qǐ yù shēng.
憂國何緣壽,思親豈欲生。
bù yīng yǒng zhōu yuè, yóu bàng yǔ chuāng míng.
不應永州月,猶傍雨窗明。
“思親豈欲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