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換籃輿蹈路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換籃輿蹈路泥”全詩
江水別來才兩日,陳公逕下再相隨。
分類:
作者簡介(楊萬里)
《過陳公逕二首》楊萬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陳公逕二首》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江行十日后對船的厭倦,他選擇下船,換乘籃輿,蹚過泥濘的小路。然而,僅僅兩天后,他又重新回到了江邊,再次跟隨著陳公逕。
這首詩通過描寫詩人的行程和交通方式的變化,表達了他對船的艱辛和厭倦,以及對陳公逕的向往和追隨。詩中的江水和陳公逕成為了詩人情感的象征。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江行十日厭船遲,
After ten days of traveling on the river, I grew tired of the slow boat,
卻換籃輿蹈路泥。
So I changed to a sedan chair and walked through muddy paths.
江水別來才兩日,
But just two days after leaving the river,
陳公逕下再相隨。
I followed Chen Gongjing's path once again.
這首詩的詩意在于表達了詩人對船的疲憊和對陸地的向往。船行十日,讓詩人感到厭倦,他選擇換乘籃輿,蹚過泥濘的小路,希望能夠有新的體驗和感受。然而,僅僅兩天后,他又回到了江邊,重新跟隨陳公逕,這表明詩人對陸地的向往并沒有持續太久,他又回到了熟悉的環境中。
這首詩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對比與變化:詩中通過對船和籃輿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新鮮事物的渴望和對舊有事物的疲憊。這種對比和變化使詩歌更加生動有趣。
2. 情感的表達:詩人通過對船和陸地的描寫,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他對船的厭倦和對陸地的向往,反映了他對自由和變化的追求。
3. 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中的江水和陳公逕成為了詩人情感的象征。江水代表著船的旅行,而陳公逕則代表著陸地的歸屬。這些自然景觀的描繪增加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船和陸地的對比和變化,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變化的追求,以及對陳公逕的向往和追隨。同時,詩中的自然景觀描繪和情感表達也增加了詩歌的韻味和深度。
“卻換籃輿蹈路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chén gōng jìng èr shǒu
過陳公逕二首
jiāng xíng shí rì yàn chuán chí, què huàn lán yú dǎo lù ní.
江行十日厭船遲,卻換籃輿蹈路泥。
jiāng shuǐ bié lái cái liǎng rì, chén gōng jìng xià zài xiāng suí.
江水別來才兩日,陳公逕下再相隨。
“卻換籃輿蹈路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