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老圃今真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如老圃今真個”全詩
疏麻大豆已前輩,蕎麥晚菘初後生。
席卷千山為一囿,天憐春種賜秋成。
不如老圃今真個,樊子何曾透圣扃。
分類:
作者簡介(楊萬里)
《入建平界二首》楊萬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入建平界二首》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作者來到建平界的景象和對農田的觀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漂水南頭接建平,
丫頭兒子便勤耕。
疏麻大豆已前輩,
蕎麥晚菘初后生。
席卷千山為一囿,
天憐春種賜秋成。
不如老圃今真個,
樊子何曾透圣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和農田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農耕生活的贊美和對自然的感慨。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漂水南頭與建平相接的景象,描繪了農田的廣闊和辛勤勞作的農民形象。丫頭兒子指的是農民的兒子,表達了農民家庭代代相傳的務農傳統。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農田中種植的作物。疏麻和大豆是早期種植的作物,而蕎麥和晚菘則是后來才開始生長的作物。通過描繪不同作物的生長情況,表達了農田的豐收和農民的辛勤勞作。
接著的兩句表達了農田的廣闊和豐收的景象。席卷千山為一囿,意味著廣袤的山地都被農田所覆蓋,形成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天憐春種賜秋成,表達了自然的恩賜和農民的辛勤勞作最終換來了豐收的結果。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現代農田的贊美。老圃指的是古老的農田,今真個表示現在的農田。樊子何曾透圣扃,指的是古代傳說中的樊子,他曾經透過圣門,意味著作者認為現代農田的價值和意義不亞于古代的圣地。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農田的景象和農民的勞作,表達了對農耕生活的贊美和對自然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現代農田的認同和珍視。
“不如老圃今真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 jiàn píng jiè èr shǒu
入建平界二首
piào shuǐ nán tóu jiē jiàn píng, yā tou ér zi biàn qín gēng.
漂水南頭接建平,丫頭兒子便勤耕。
shū má dà dòu yǐ qián bèi, qiáo mài wǎn sōng chū hòu shēng.
疏麻大豆已前輩,蕎麥晚菘初後生。
xí juǎn qiān shān wèi yī yòu, tiān lián chūn zhòng cì qiū chéng.
席卷千山為一囿,天憐春種賜秋成。
bù rú lǎo pǔ jīn zhēn gè, fán zi hé zēng tòu shèng jiōng.
不如老圃今真個,樊子何曾透圣扃。
“不如老圃今真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