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岳松風和澗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岳松風和澗水”全詩
屐齒苔痕猶故跡,霓旌鸞佩已清都。
元戎解領三千騎,勝日來尋九節蒲。
萬岳松風和澗水,鳴琴漱玉自相娛。
分類:
作者簡介(楊萬里)
《和鞏釆若游蒲澗》楊萬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鞏釆若游蒲澗》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南中道的景色和其中的一處安期宅,以及在這里的一些景物和活動。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南中道是島夷居,
也有安期宅一區。
屐齒苔痕猶故跡,
霓旌鸞佩已清都。
元戎解領三千騎,
勝日來尋九節蒲。
萬岳松風和澗水,
鳴琴漱玉自相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南中道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地方。詩人首先提到了島夷居,這里指的是南方的山區,與中原地區有所不同。接著,詩人描述了一處名為安期宅的地方,這里可能是一處居住或休息的地方。
詩中提到的“屐齒苔痕猶故跡”表明這個地方曾經有人居住過,但現在只剩下一些痕跡。而“霓旌鸞佩已清都”則描繪了這個地方的寧靜和幽雅,仿佛是一個清凈的都城。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元戎解領三千騎,這是指一位將軍率領三千騎兵來到這里。他們來到這里是為了尋找九節蒲,這是一種生長在水邊的植物,可能是因為它的美麗和珍貴而受到追捧。
最后兩句描述了這個地方的自然景觀。萬岳松風和澗水的描繪給人一種山水之間的和諧與美感。而“鳴琴漱玉自相娛”則表達了詩人在這個美麗的地方演奏琴曲、品味美玉的愉悅心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南中道的景色和其中的一處安期宅,展現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地方。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物活動,表達了對自然之美和寧靜生活的贊美和向往。
“萬岳松風和澗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gǒng biàn ruò yóu pú jiàn
和鞏釆若游蒲澗
nán zhōng dào shì dǎo yí jū, yě yǒu ān qī zhái yī qū.
南中道是島夷居,也有安期宅一區。
jī chǐ tái hén yóu gù jī, ní jīng luán pèi yǐ qīng dōu.
屐齒苔痕猶故跡,霓旌鸞佩已清都。
yuán róng jiě lǐng sān qiān qí, shèng rì lái xún jiǔ jié pú.
元戎解領三千騎,勝日來尋九節蒲。
wàn yuè sōng fēng hé jiàn shuǐ, míng qín shù yù zì xiāng yú.
萬岳松風和澗水,鳴琴漱玉自相娛。
“萬岳松風和澗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