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戈與人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兵戈與人事”全詩
江通神女館,地隔望鄉臺。
漸惜容顏老,無由弟妹來。
兵戈與人事,回首一悲哀。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遣愁》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遣愁
養拙蓬為戶,茫茫何所開。
江通神女館,地隔望鄉臺。
漸惜容顏老,無由弟妹來。
兵戈與人事,回首一悲哀。
譯文:
消除憂愁
我住在簡陋的茅草屋里,茫茫荒野無處可去。
江水流通到神女的宮殿,地勢卻隔斷了望鄉的臺階。
漸漸地我開始擔憂容顏老去,沒有弟妹前來相伴。
戰爭和世事紛擾,回首之間只有悲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杜甫的孤獨和憂愁。他住在荒野中的簡陋茅草屋里,茫茫荒野使他感到無所適從。雖然江水流通到神女的宮殿,但地勢卻隔斷了他望鄉的臺階,使他無法回到故鄉。他漸漸開始擔憂自己容顏的老去,沒有弟妹前來相伴,使他感到更加孤獨。戰爭和世事的紛擾讓他回首之間只有悲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憂愁。詩人通過描繪自己住在荒野中的茅草屋,表達了自己的無所適從和迷茫。他渴望回到故鄉,但地勢卻隔斷了他望鄉的臺階,使他無法實現這個愿望。詩人對自己容顏的老去感到漸漸擔憂,沒有弟妹前來相伴,使他感到更加孤獨。最后,詩人回首過去的戰爭和世事,只有悲哀。整首詩情感真摯,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形象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
“兵戈與人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ǎn chóu
遣愁
yǎng zhuō péng wèi hù, máng máng hé suǒ kāi.
養拙蓬為戶,茫茫何所開。
jiāng tōng shén nǚ guǎn, dì gé wàng xiāng tái.
江通神女館,地隔望鄉臺。
jiàn xī róng yán lǎo, wú yóu dì mèi lái.
漸惜容顏老,無由弟妹來。
bīng gē yú rén shì, huí shǒu yī bēi āi.
兵戈與人事,回首一悲哀。
“兵戈與人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