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馀季子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貂馀季子裘”全詩
煙塵多戰鼓,風浪少行舟。
鵝費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長懷報明主,臥病復高秋。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搖落》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搖落》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巫山的景色和作者內心的感受。
詩中的“搖落巫山暮”描繪了巫山的景色,暮色漸漸降臨,樹葉隨風搖曳。這里的“搖落”不僅指樹葉的搖曳,也暗示了人事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
接下來的兩句“寒江東北流,煙塵多戰鼓”描繪了江水的寒冷和戰爭的殘酷。江水向東北流淌,而煙塵中傳來戰鼓聲,暗示著戰亂頻繁,社會動蕩不安。
接著的兩句“風浪少行舟,鵝費羲之墨”則表達了作者對安定和文化的向往。風浪少,行舟的人少,暗示著社會動蕩,而作者希望能夠安居樂業。鵝費羲之墨則指的是作者希望能夠有機會寫作,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最后兩句“貂馀季子裘,長懷報明主,臥病復高秋”則表達了作者對明主的忠誠和對國家的思念。貂裘和季子裘都是貴重的皮毛,暗示著作者的貧困。作者希望能夠報答明主的恩德,但臥病在床,只能在高秋時節默默思念。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巫山的景色和社會動蕩的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安定和文化的向往,以及對明主和國家的忠誠和思念之情。這首詩詞展示了杜甫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他內心的苦悶和無奈。
“貂馀季子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o luò
搖落
yáo luò wū shān mù, hán jiāng dōng běi liú.
搖落巫山暮,寒江東北流。
yān chén duō zhàn gǔ, fēng làng shǎo xíng zhōu.
煙塵多戰鼓,風浪少行舟。
é fèi xī zhī mò, diāo yú jì zǐ qiú.
鵝費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zhǎng huái bào míng zhǔ, wò bìng fù gāo qiū.
長懷報明主,臥病復高秋。
“貂馀季子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