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棲群鳥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棲群鳥亂”全詩
竹杖交頭拄,柴扉隔徑開。
欲棲群鳥亂,未去小童催。
明日重陽酒,相迎自酦醅。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晚晴吳郎見過北舍》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晚上晴朗,吳郎到北舍做客,看到田園里新雨滋潤著莊稼,感到慚愧自己來時沒有帶著鋤頭,竹杖相互交叉著,柴門敞開著,想讓鳥兒棲息,但小童還在不停地催促他離開。明天是重陽節,他們將一起喝酒,自己也要去參加。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晚上,杜甫的朋友吳郎來到他的田園小屋做客。他們在田園里散步,看到新雨滋潤著莊稼,吳郎感到慚愧自己沒有帶鋤頭來。他們走到竹林邊,竹杖交頭拄,柴門敞開,希望鳥兒可以棲息。但小童卻在不停地催促他們離開。最后,他們決定明天一起慶祝重陽節,喝酒暢談。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的一首田園詩,展現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他通過描繪小屋、田園和竹林等細節,把讀者帶到了一個寧靜美好的田園世界中。他通過吳郎的慚愧和小童的催促,表達了對勞動的敬意和對時間的珍惜。最后,他通過慶祝重陽節,表達了對友情的重視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是一首充滿人文關懷和自然美感的佳作。
“欲棲群鳥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qíng wú láng jiàn guò běi shě
晚晴吳郎見過北舍
pǔ qí xīn yǔ rùn, kuì zi fèi chú lái.
圃畦新雨潤,愧子廢鋤來。
zhú zhàng jiāo tóu zhǔ, chái fēi gé jìng kāi.
竹杖交頭拄,柴扉隔徑開。
yù qī qún niǎo luàn, wèi qù xiǎo tóng cuī.
欲棲群鳥亂,未去小童催。
míng rì chóng yáng jiǔ, xiāng yíng zì pō pēi.
明日重陽酒,相迎自酦醅。
“欲棲群鳥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