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壯心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首壯心違”全詩
嶺猿霜外宿,江鳥夜深飛。
獨坐親雄劍,哀歌嘆短衣。
煙塵繞閶闔,白首壯心違。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夜》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
絕岸風威動,
寒房燭影微。
嶺猿霜外宿,
江鳥夜深飛。
獨坐親雄劍,
哀歌嘆短衣。
煙塵繞閶闔,
白首壯心違。
中文譯文:
風威動搖絕岸,
在寒冷的房間,燭光微弱。
山嶺上的猿猴在霜外宿,
江邊的鳥兒在夜深時飛翔。
我獨自坐著,親近我的雄劍,
唱出悲歌,嘆息短命。
塵埃彌漫在閶闔間,
白發叢中,壯志難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人在夜晚的思考和感嘆,表達了他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追求壯志的矛盾心情。
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營造了一個寂靜而凄涼的夜晚氛圍。絕岸風威動,寒房燭影微,給人一種孤寂和涼意。嶺猿霜外宿,江鳥夜深飛,描述了山鳥兒和猿猴在寒冷的夜晚中,仍然還在自由自在地活動,而與人類的身世和命運產生了對比。
詩人獨坐親雄劍,哀歌嘆短衣,表達了他對自己個人壯志和追求的失望和無奈。他用雄劍作為一種象征,表達自己追求的理想和意志,但他的壯志卻受到了短命的限制。白首壯心違,塵埃繞閶闔,描述了詩人在現實和歲月的沖擊下,壯志難以實現的困境和無奈。
整首詩以凄涼的夜景為背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人生遭遇的思考和悲嘆。他對自己的壯志追求的無奈和對命運的無奈感嘆,透露出一種苦澀和寂寞的情感。這首詩抒發了人類在人生旅途中所面臨的困境和思索,展現了詩人對理想的追求和對命運的無奈。
“白首壯心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夜
jué àn fēng wēi dòng, hán fáng zhú yǐng wēi.
絕岸風威動,寒房燭影微。
lǐng yuán shuāng wài sù, jiāng niǎo yè shēn fēi.
嶺猿霜外宿,江鳥夜深飛。
dú zuò qīn xióng jiàn, āi gē tàn duǎn yī.
獨坐親雄劍,哀歌嘆短衣。
yān chén rào chāng hé, bái shǒu zhuàng xīn wéi.
煙塵繞閶闔,白首壯心違。
“白首壯心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