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皇所宿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鳳皇所宿處”全詩
槁葉零落盡,空柯蒼翠殘。
虛心誰能見,直影非無端。
響發調尚苦,清商勞一彈。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段宥廳孤桐》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段宥廳孤桐》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棵孤零零的桐樹,以及它所承載的寂寞和凄涼。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鳳皇所宿處,月映孤桐寒。
槁葉零落盡,空柯蒼翠殘。
虛心誰能見,直影非無端。
響發調尚苦,清商勞一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鳳凰棲息的地方為背景,描繪了一棵孤零零的桐樹。月光映照下,桐樹顯得更加寒冷孤寂。槁枯的葉子已經全部凋落,只剩下空蕩蕩的樹枝,但仍然保留著蒼翠的顏色。
詩中提到了“虛心誰能見”,表達了桐樹的孤獨和無人關注的狀態。直立的樹影并非沒有原因,它是桐樹的真實寫照,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它的內涵。
最后兩句“響發調尚苦,清商勞一彈”,揭示了桐樹的音韻之美。桐樹的聲音雖然苦澀,但它仍然值得一彈琴弦,以表達它的獨特之處。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孤零的桐樹,表達了作者對孤獨、凄涼和被忽視的感受。同時,詩中也展示了桐樹的美麗和獨特之處,以及它所承載的音韻之美。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生命中孤獨和被忽視的思考和感悟。
“鳳皇所宿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àn yòu tīng gū tóng
段宥廳孤桐
fèng huáng suǒ sù chù, yuè yìng gū tóng hán.
鳳皇所宿處,月映孤桐寒。
gǎo yè líng luò jǐn, kōng kē cāng cuì cán.
槁葉零落盡,空柯蒼翠殘。
xū xīn shuí néng jiàn, zhí yǐng fēi wú duān.
虛心誰能見,直影非無端。
xiǎng fā diào shàng kǔ, qīng shāng láo yī dàn.
響發調尚苦,清商勞一彈。
“鳳皇所宿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