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明如何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經明如何拾”全詩
草濃河畔色,槐結路旁陰。
欲映君王史,先摽胄子襟。
經明如何拾,自有致云心。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詠青》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青》
霧辟天光遠,
春回日道臨。
草濃河畔色,
槐結路旁陰。
欲映君王史,
先摽胄子襟。
經明如何拾,
自有致云心。
中文譯文:
霧氣散開,天空的光芒遙遠,
春天回來,陽光照耀著大地。
河畔的草色濃郁,
路旁的槐樹結滿了陰涼。
如果想要在君王的史冊上留名,
首先要摒棄戰爭的心思。
如何才能獲得明亮的前途,
只有擁有一顆追求真理的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作品,以描繪春天的景象為主題,同時融入了對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思考。
詩的開頭描述了霧氣散開后,天空中的光芒遙遠,春天的陽光重新照耀大地,給人以希望和喜悅的感覺。接著,詩人描繪了河畔的草色濃郁,路旁的槐樹結滿了陰涼,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自然的美麗。
然而,詩的后半部分轉入了對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思考。詩人提到想要在君王的史冊上留名,首先要摒棄戰爭的心思,這表達了詩人對和平與文明的向往。接著,詩人問道,如何才能獲得明亮的前途,只有擁有一顆追求真理的心。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真理、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寧靜的渴望。
整首詩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思考人生追求的問題,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真理和內心寧靜的向往。這首詩詞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又反映了詩人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具有深遠的內涵和啟示。
“經明如何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qīng
詠青
wù pì tiān guāng yuǎn, chūn huí rì dào lín.
霧辟天光遠,春回日道臨。
cǎo nóng hé pàn sè, huái jié lù páng yīn.
草濃河畔色,槐結路旁陰。
yù yìng jūn wáng shǐ, xiān biāo zhòu zǐ jīn.
欲映君王史,先摽胄子襟。
jīng míng rú hé shí, zì yǒu zhì yún xīn.
經明如何拾,自有致云心。
“經明如何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