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策吟詩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倦策吟詩杖”全詩
倚床腰見骨,覽鏡眼留眶。
倦策吟詩杖,頻燒讀易香。
夜深排果餌,乞巧大醫王。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又賦》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賦》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病四十日,
西風草木涼。
倚床腰見骨,
覽鏡眼留眶。
倦策吟詩杖,
頻燒讀易香。
夜深排果餌,
乞巧大醫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文天祥在病中的景象和心情。他已經病了四十天,秋天的西風吹過,使得草木涼爽。作者倚在床上,病得非常虛弱,腰部的骨頭都顯露出來,看著鏡子,眼睛里留下了淚痕。他感到疲倦,拿起拐杖,吟詩作對,頻繁地燒香讀易經。深夜時分,他擺放果餌,祈求巧妙的大醫王的醫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病中的身心狀態。通過描寫作者的身體狀況和心理感受,表達了他在病痛中的堅強和執著。詩中的西風、草木涼爽的描繪,與作者的病痛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作者的孤獨和無助。作者倚床而坐,覽鏡自顧,表現出他對自身狀況的深思和無奈。他倦于病痛,但仍然堅持吟詩作對,燒香讀易經,顯示出他對文學和智慧的追求。最后,他在深夜時分擺放果餌,乞求巧妙的大醫王的醫治,表達了他對康復的渴望和對命運的抗爭。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在病痛中的堅強和對生命的執著追求。它不僅反映了宋代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和對醫治的期望,也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尋。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倦策吟詩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fù
又賦
yī bìng sì shí rì, xī fēng cǎo mù liáng.
一病四十日,西風草木涼。
yǐ chuáng yāo jiàn gǔ, lǎn jìng yǎn liú kuàng.
倚床腰見骨,覽鏡眼留眶。
juàn cè yín shī zhàng, pín shāo dú yì xiāng.
倦策吟詩杖,頻燒讀易香。
yè shēn pái guǒ ěr, qǐ qiǎo dà yī wáng.
夜深排果餌,乞巧大醫王。
“倦策吟詩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