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程恰與秋天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客程恰與秋天半”全詩
舊奪宮袍空獨步,新食宮飯飽孤眠。
客程恰與秋天半,人影何如月倍圓。
猶是江南佳麗地,徘徊把酒看蒼天。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中秋》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秋》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秋不教收骨瘴江邊,
驅向胡沙著去鞭。
舊奪宮袍空獨步,
新食宮飯飽孤眠。
客程恰與秋天半,
人影何如月倍圓。
猶是江南佳麗地,
徘徊把酒看蒼天。
中文譯文:
中秋節不讓我在瘴癘的江邊安葬,
被迫離開,驅趕到胡人的沙漠。
曾經失去了官職,如今空有虛名,
新的官職讓我吃飽了,但孤獨地入眠。
客人的旅程正好與秋天一半,
人的影子怎能比得上圓滿的月亮。
這依然是江南美麗的地方,
我徘徊著,舉杯瞻仰蒼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文天祥在中秋節時的心境和感受。他身處險惡的環境,被迫離開故土,流亡到胡人的沙漠。他曾經失去了官職,但如今新的官職讓他過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他仍然感到孤獨。他與客人的旅程正好與秋天一半,這里的"人影何如月倍圓"表達了他內心的孤獨和無奈。盡管他身處陌生的環境,但他仍然懷念江南的美麗,他徘徊著,舉杯仰望蒼天,表達了他對故土的思念和對自由的向往。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故土的思念。同時,詩中的對比也凸顯了作者的孤獨和無奈。整首詩詞以中秋節為背景,通過描繪作者的心境,展現了他對故土的眷戀和對自由的追求,具有深刻的詩意和情感共鳴。
“客程恰與秋天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qiū
中秋
bù jiào shōu gǔ zhàng jiāng biān, qū xiàng hú shā zhe qù biān.
不教收骨瘴江邊,驅向胡沙著去鞭。
jiù duó gōng páo kōng dú bù, xīn shí gōng fàn bǎo gū mián.
舊奪宮袍空獨步,新食宮飯飽孤眠。
kè chéng qià yǔ qiū tiān bàn, rén yǐng hé rú yuè bèi yuán.
客程恰與秋天半,人影何如月倍圓。
yóu shì jiāng nán jiā lì dì, pái huái bǎ jiǔ kàn cāng tiān.
猶是江南佳麗地,徘徊把酒看蒼天。
“客程恰與秋天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