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約湍沙浩蕩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淺約湍沙浩蕩鷗”全詩
小顰風樹蹁躚鶴,淺約湍沙浩蕩鷗。
湖上有時思洛社,人間何處不滁州。
徘徊才是黃昏候,短笛先催月上樓。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山中呈聶心遠諸客》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呈聶心遠諸客》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山中遇到的一群客人,通過山水景色和客人的對話,表達了對人生和世事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誰入山來問野舟,
一篙花外渡深流。
小顰風樹蹁躚鶴,
淺約湍沙浩蕩鷗。
湖上有時思洛社,
人間何處不滁州。
徘徊才是黃昏候,
短笛先催月上樓。
詩詞的詩意是,作者在山中遇到了一群客人,他們詢問作者是否有船可以渡過花外的深流。詩中描繪了微風拂過樹梢,鶴鳥在山間優雅地行走,湖面上有時會想起洛社的景象,而無論在人間的哪個地方,都會讓人心生滁州的思念。作者感到徘徊的時刻正是黃昏時分,而短笛的聲音先行催促月亮升上樓閣。
這首詩詞通過山水景色和對話,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世事的思考。作者以山中的景物和客人的問詢作為載體,表達了對人生的疑問和思索。詩中的山水景色和客人的對話,象征著人生的起伏和變化。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對人世間的歸屬感和思鄉之情。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淺約湍沙浩蕩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chéng niè xīn yuǎn zhū kè
山中呈聶心遠諸客
shuí rù shān lái wèn yě zhōu, yī gāo huā wài dù shēn liú.
誰入山來問野舟,一篙花外渡深流。
xiǎo pín fēng shù pián xiān hè, qiǎn yuē tuān shā hào dàng ōu.
小顰風樹蹁躚鶴,淺約湍沙浩蕩鷗。
hú shàng yǒu shí sī luò shè, rén jiān hé chǔ bù chú zhōu.
湖上有時思洛社,人間何處不滁州。
pái huái cái shì huáng hūn hòu, duǎn dí xiān cuī yuè shàng lóu.
徘徊才是黃昏候,短笛先催月上樓。
“淺約湍沙浩蕩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