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苦不成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吟苦不成篇”全詩
一片過林雨,數聲當戶蟬。
情長空有恨,吟苦不成篇。
后會知何日,西風老雁天。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別謝愛山》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謝愛山》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今拂衣去,我獨枕書眠。
一片過林雨,數聲當戶蟬。
情長空有恨,吟苦不成篇。
后會知何日,西風老雁天。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離別的情景。詩人與愛人分別,詩人留在家中獨自沉浸在書本中,而愛人則離去。詩人感嘆著情意長久,但卻無法將心中的思念和苦楚化為篇章。他不知道何時才能再次相見,只能期待著西風吹來老雁的消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傷感和思念之情。詩人通過對比自己與愛人的不同處境,展現了離別的痛苦和無奈。他在家中獨自沉思,聽著雨聲和蟬鳴,感受著大自然的變化,但內心卻充滿了對愛人的思念和無盡的苦楚。他深情地吟唱,但卻無法將情感化為完整的篇章,表達出了他內心的困擾和無奈。
詩中的“后會知何日,西風老雁天”表達了詩人對與愛人再次相見的期待,但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不確定性。西風吹來老雁的消息可能是他們再次相聚的預兆,但具體的時間卻無法預知。這種不確定性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張力,使讀者更能感受到詩人的離愁別緒。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傷感和思念之情,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困擾和無奈。它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比和隱喻,將詩人的情感與大自然相融合,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感動。
“吟苦不成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xiè ài shān
別謝愛山
jūn jīn fú yī qù, wǒ dú zhěn shū mián.
君今拂衣去,我獨枕書眠。
yī piàn guò lín yǔ, shù shēng dàng hù chán.
一片過林雨,數聲當戶蟬。
qíng cháng kōng yǒu hèn, yín kǔ bù chéng piān.
情長空有恨,吟苦不成篇。
hòu huì zhī hé rì, xī fēng lǎo yàn tiān.
后會知何日,西風老雁天。
“吟苦不成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