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滿山天也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雨滿山天也愁”全詩
垓下雌雄羞故老,長安咫尺泣孤囚。
魚龍沸海地為泣,煙雨滿山天也愁。
萬死小臣無足憾,蕩陰誰共侍中游。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自嘆》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嘆》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年海嶠擁貔貅,
一日蹉跎白盡頭。
垓下雌雄羞故老,
長安咫尺泣孤囚。
魚龍沸海地為泣,
煙雨滿山天也愁。
萬死小臣無足憾,
蕩陰誰共侍中游。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文天祥內心的苦悶和無奈之情。他在海峽中度過了三年的時光,但一天天的過去,卻沒有任何進展。他感到自己的努力白費,對于國家的困境感到羞愧,對于自己在長安的孤獨囚禁感到悲傷。整個國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就像魚龍沸騰的海洋一樣,煙雨彌漫的山川也充滿了憂愁。盡管作為一個小臣,他愿意為國家獻出生命,但他卻無法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游歷蕩陰。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困境和個人命運的無奈和悲傷。通過描繪自己在海峽中度過的三年時光和長安的孤獨囚禁,作者展現了自己的忠誠和無私。他愿意為國家付出一切,但卻感到孤獨和無助。詩中的魚龍沸騰和煙雨彌漫,形象地描繪了整個國家的悲痛和憂愁。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的選擇和命運的堅定,他愿意為國家獻出生命,但卻無法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榮耀和快樂。整首詩詞通過抒發作者內心的情感,展現了他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反思,具有深刻的詩意和感人的力量。
“煙雨滿山天也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tàn
自嘆
sān nián hǎi jiào yōng pí xiū, yī rì cuō tuó bái jìn tóu.
三年海嶠擁貔貅,一日蹉跎白盡頭。
gāi xià cí xióng xiū gù lǎo, cháng ān zhǐ chǐ qì gū qiú.
垓下雌雄羞故老,長安咫尺泣孤囚。
yú lóng fèi hǎi dì wèi qì, yān yǔ mǎn shān tiān yě chóu.
魚龍沸海地為泣,煙雨滿山天也愁。
wàn sǐ xiǎo chén wú zú hàn, dàng yīn shuí gòng shì zhōng yóu.
萬死小臣無足憾,蕩陰誰共侍中游。
“煙雨滿山天也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