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味峽中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藥味峽中無”全詩
飲子頻通汗,懷君想報珠。
親知天畔少,藥味峽中無。
歸楫生衣臥,春鷗洗翅呼。
猶聞上急水,早作取平途。
萬里皇華使,為僚記腐儒。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寄韋有夏郎中》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韋有夏郎中》
十二峰前寄柴胡,忽奏異音到藥都。
郎中尉遠多孤異,江水飛帆憐洗足。
韋絞殘睡遙相問,月滟東流初燕語。
草門千里一憑虛,汀洲迢遞寄書籍。
儒食無他祿皇華,豈比朝官何郡尉!
信移近瀧解冠幕,詩憐背水浮在古。
中文譯文:
在十二峰之前寄去柴胡,忽然傳來異鄉消息到藥都。
夏康郎因官位高遠,多與尉遠孤獨相伴;江水和飛帆守護著雙足。
韋絞卻在遙遠處殘睡,月色漣漪流向東,初聽到燕語。
在千里外的草門讀書,只有虛無可憑依;從汀洲寄出來的書籍,曲曲折折。
腐儒所忍受的鄙夷哪有什么皇華,又如朝官與何郡尉比較!
信件從近瀧要轉解冠幕,詩句喜歡漂浮在背水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寫給韋有夏的一封信。詩中表達了詩人對韋有夏的思念和憂慮,以及對官員們對待腐儒的鄙視。詩人通過詩意的運用,表達了自己對友人的關切和對社會現象的深思。
詩人將自己的憂慮轉化為對友人的問候和寄托,表達了對友人身體狀況的關切和思念之情。詩中的“省郎憂病士”、“書信有柴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身體健康的擔憂,而“飲子頻通汗,懷君想報珠”則表達了詩人用心關懷友人的心情。
詩人同時也揭示了他對官員們對待腐儒的鄙視。詩中以“萬里皇華使,為僚記腐儒”表達了詩人對官員們對待文化人的不屑和不公。詩中的“儒食無他祿皇華”指出了文人的奉職有時只得微薄的俸祿,為官員們記下腐朽之舉。
整首詩從友情的角度出發,既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關切,又通過對官員們對待文人的批判,抒發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和深思。這首詩充滿了詩人對友人和社會的思考和關懷,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感人的情感。
“藥味峽中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éi yǒu xià láng zhōng
寄韋有夏郎中
shěng láng yōu bìng shì, shū xìn yǒu chái hú.
省郎憂病士,書信有柴胡。
yǐn zǐ pín tōng hàn, huái jūn xiǎng bào zhū.
飲子頻通汗,懷君想報珠。
qīn zhī tiān pàn shǎo, yào wèi xiá zhōng wú.
親知天畔少,藥味峽中無。
guī jí shēng yī wò, chūn ōu xǐ chì hū.
歸楫生衣臥,春鷗洗翅呼。
yóu wén shàng jí shuǐ, zǎo zuò qǔ píng tú.
猶聞上急水,早作取平途。
wàn lǐ huáng huá shǐ, wèi liáo jì fǔ rú.
萬里皇華使,為僚記腐儒。
“藥味峽中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