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重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日是重陽”全詩
桑棗人家近,蓬蒿客路長。
引弓虛射雁,失馬為尋羊。
見說今年旱,青青麥又秧。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中原》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原》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中原地區的景象和人們的生活,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國家困境的關切。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中原方萬里,明日是重陽。
桑棗人家近,蓬蒿客路長。
引弓虛射雁,失馬為尋羊。
見說今年旱,青青麥又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中原地區為背景,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畫面。中原地區廣闊無垠,明天是重陽節,人們紛紛準備慶祝這個節日。桑樹和棗樹的人家離得近,而行走在蓬蒿叢生的客路上卻感覺漫長。
詩中提到了引弓虛射雁和失馬為尋羊,這些都是生活中的瑣事,但也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狀態。引弓虛射雁可能是指人們在休閑時射箭,而失馬為尋羊則可能是指人們在農田中尋找走失的羊。這些細節描繪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他們對生活的態度。
最后兩句詩提到了今年的旱情,青青的麥子又在生長。這表明中原地區正面臨著干旱的困境,但人們依然堅持耕種,希望能夠有一個好的收成。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中原地區的景象和人們的生活,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對國家困境的關切和對人民的關愛。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樸素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困境的堅韌樂觀態度。
“明日是重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yuán
中原
zhōng yuán fāng wàn lǐ, míng rì shì chóng yáng.
中原方萬里,明日是重陽。
sāng zǎo rén jiā jìn, péng hāo kè lù cháng.
桑棗人家近,蓬蒿客路長。
yǐn gōng xū shè yàn, shī mǎ wèi xún yáng.
引弓虛射雁,失馬為尋羊。
jiàn shuō jīn nián hàn, qīng qīng mài yòu yāng.
見說今年旱,青青麥又秧。
“明日是重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