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已負金刀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孔明已負金刀志”全詩
孔明已負金刀志,元亮猶憐典午身。
骯臟到頭方是漢,娉婷更欲向何人。
癡兒莫問今生計,還種來生未了因。
分類: 消息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得兒女消息》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得兒女消息》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故國斜陽草自春,
爭元作相總成塵。
孔明已負金刀志,
元亮猶憐典午身。
骯臟到頭方是漢,
娉婷更欲向何人。
癡兒莫問今生計,
還種來生未了因。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時局的憂慮之情。詩中提到了故國的斜陽和長滿草的景象,暗示著國家的衰敗和荒涼。爭元作相總成塵,指的是為爭奪權位而斗爭的人最終都化為塵土,沒有任何意義。孔明已負金刀志,元亮猶憐典午身,表達了對歷史名人孔明和元亮的敬佩之情,同時也暗示了他們的志向和才華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骯臟到頭方是漢,娉婷更欲向何人,表達了對社會道德敗壞和人們追求虛榮的失望和無奈。最后兩句“癡兒莫問今生計,還種來生未了因”,表達了作者對于現實生活的癡迷和對來世的期待,同時也暗示了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國家和社會的憂慮和不滿。通過描繪故國的衰敗景象、批判權力斗爭和社會道德敗壞,以及對歷史名人的敬佩和對來世的期待,展現了作者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和對于社會現實的反思。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啟示。
“孔明已負金刀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é ér nǚ xiāo xī
得兒女消息
gù guó xié yáng cǎo zì chūn, zhēng yuán zuò xiāng zǒng chéng chén.
故國斜陽草自春,爭元作相總成塵。
kǒng míng yǐ fù jīn dāo zhì, yuán liàng yóu lián diǎn wǔ shēn.
孔明已負金刀志,元亮猶憐典午身。
āng zāng dào tóu fāng shì hàn, pīng tíng gèng yù xiàng hé rén.
骯臟到頭方是漢,娉婷更欲向何人。
chī ér mò wèn jīn shēng jì, hái zhǒng lái shēng wèi liǎo yīn.
癡兒莫問今生計,還種來生未了因。
“孔明已負金刀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