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感生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徘徊感生離”全詩
三步回頭五步坐,誰家搗練風凄凄。
已近苦寒月,慘慘中腸悲,自恐二男兒,不得相追隨。
去留俱失意,徘徊感生離。
十年蹴踘將雛遠,目極傷神誰為攜。
此別還須各努力,無使霜露沾人衣。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十四拍》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四拍》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北歸秦川多鼓鼙,
禾生隴畝無東西。
三步回頭五步坐,
誰家搗練風凄凄。
中文譯文:
北歸秦川多鼓鼙,
禾生隴畝無東西。
三步回頭五步坐,
誰家搗練風凄凄。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北方歸鄉的畫面。詩人回到秦川地區,發現農田里沒有豐收的禾稻,只有空曠的田地。他走了三步就回頭,走了五步就坐下來,感嘆著誰家的搗練聲如此凄凄。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失望。北歸的詩人看到了貧瘠的土地和空蕩的田野,這讓他感到沮喪和無奈。他回頭看了三步,坐下來又走了五步,顯示了他對家鄉的留戀和無奈的心情。搗練聲的凄凄,更加強調了詩人內心的悲涼和失落。
詩人通過描繪北方的貧瘠景象,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困境的無奈。他擔心自己的兩個兒子,擔心他們不能跟隨自己北歸,也擔心自己的去留無意義。詩人感到十分痛苦,他的目光極度傷神,不知道有誰能夠陪伴他一同前行。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痛苦和對未來的期望。他希望每個人都能努力奮斗,不讓霜露沾濕自己的衣衫。這是對自己和他人的期望,也是對未來的希望。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對家鄉的思念,展現了他對困境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期望。
“徘徊感生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sì pāi
十四拍
běi guī qín chuān duō gǔ pí, hé shēng lǒng mǔ wú dōng xī.
北歸秦川多鼓鼙,禾生隴畝無東西。
sān bù huí tóu wǔ bù zuò, shuí jiā dǎo liàn fēng qī qī.
三步回頭五步坐,誰家搗練風凄凄。
yǐ jìn kǔ hán yuè, cǎn cǎn zhōng cháng bēi, zì kǒng èr nán ér, bù dé xiāng zhuī suí.
已近苦寒月,慘慘中腸悲,自恐二男兒,不得相追隨。
qù liú jù shī yì, pái huái gǎn shēng lí.
去留俱失意,徘徊感生離。
shí nián cù jū jiāng chú yuǎn, mù jí shāng shén shuí wèi xié.
十年蹴踘將雛遠,目極傷神誰為攜。
cǐ bié hái xū gè nǔ lì, wú shǐ shuāng lù zhān rén yī.
此別還須各努力,無使霜露沾人衣。
“徘徊感生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