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過重成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過重成夢”全詩
落木空山杳,孤云故國迷。
衾寒霜正下,燈晚月平西。
夢過重成夢,千門雞亂啼。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夜》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光連夜色,萬里客凄凄。
落木空山杳,孤云故國迷。
衾寒霜正下,燈晚月平西。
夢過重成夢,千門雞亂啼。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夜晚景象,表達了作者在異鄉漂泊的孤獨和思鄉之情。夜色中的秋光讓人感到凄涼,萬里之外的旅客也感到凄涼。落葉飄零,空山寂寥,孤云漂泊,讓人迷失在故國的思念之中。寒冷的被褥下,霜正下落,燈火昏黃,月亮平靜地升起在西方。夢境中的經歷變得越來越真實,千家萬戶的雞鳴聲亂響,仿佛在喚醒人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夜晚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思鄉之情。秋光、落木、孤云等意象都與凄涼、寂寥相呼應,給人一種深沉的感覺。詩中的衾寒、霜下、燈晚、月平等描寫細膩而富有意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夜晚的寒冷和靜謐。最后的夢境和雞鳴聲的描寫,更加強調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助。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感慨,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夢過重成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夜
qiū guāng lián yè sè, wàn lǐ kè qī qī.
秋光連夜色,萬里客凄凄。
luò mù kōng shān yǎo, gū yún gù guó mí.
落木空山杳,孤云故國迷。
qīn hán shuāng zhèng xià, dēng wǎn yuè píng xī.
衾寒霜正下,燈晚月平西。
mèng guò zhòng chéng mèng, qiān mén jī luàn tí.
夢過重成夢,千門雞亂啼。
“夢過重成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