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語桃源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傳語桃源客”全詩
行李淹吾舅,誅茅問老翁。
赤眉猶世亂,青眼只途窮。
傳語桃源客,人今出處同。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巫峽敝廬奉贈侍御四舅別之澧朗》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巫峽敝廬奉贈侍御四舅別之澧朗》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城秋日落,
山鬼閉門中。
行李淹吾舅,
誅茅問老翁。
赤眉猶世亂,
青眼只途窮。
傳語桃源客,
人今出處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巫峽(指長江上游的巫山和峽江地區)的一次離別場景。秋日傍晚,江城的夕陽已經落下,詩人的四舅關上了家門,準備出行。詩人的舅舅因為行李太多而被淹沒,詩人擔心他的安危。詩人決定去探望住在茅屋里的老翁,詢問他的意見和建議。老翁是一個有著紅色的眉毛的人,象征著他經歷過的世間紛亂和動蕩;而詩人自己則有著清澈的青眼,但現實的道路卻是一片困頓。詩人向老翁傳達了來自桃源的客人的問候,表達了對桃源的向往,也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歸宿。
賞析:
這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幅離別的場景,展示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江城秋日的夕陽下,詩人面對離別的舅舅,情不自禁地擔心他的安危。通過描述行李淹沒了舅舅,詩人將離別的痛苦和困境寫得深入人心。接下來,詩人去拜訪了住在茅屋里的老翁,希望能夠從他那里得到一些指引和啟示。老翁的赤眉象征著他經歷過的世間紛亂和動蕩,而詩人則展示了他在追求理想和現實困境之間的掙扎。最后,詩人傳達了桃源客人的問候,表達了對桃源的向往和希望,寄托了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歸宿的愿望。
這首詩通過簡短而精練的語言,展現了杜甫對離別和困境的思考和感受,同時融入了對理想歸宿的向往。它揭示了人們在現實困境中追求理想的艱難和掙扎,表達了對安定和和諧生活的渴望。這首詩以其深刻的情感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示了杜甫獨特的才華和感受力,使讀者產生共鳴,并體味到離別和追求理想的復雜情感。
“傳語桃源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ū xiá bì lú fèng zèng shì yù sì jiù bié zhī lǐ lǎng
巫峽敝廬奉贈侍御四舅別之澧朗
jiāng chéng qiū rì luò, shān guǐ bì mén zhōng.
江城秋日落,山鬼閉門中。
xíng lǐ yān wú jiù, zhū máo wèn lǎo wēng.
行李淹吾舅,誅茅問老翁。
chì méi yóu shì luàn, qīng yǎn zhǐ tú qióng.
赤眉猶世亂,青眼只途窮。
chuán yǔ táo yuán kè, rén jīn chū chù tóng.
傳語桃源客,人今出處同。
“傳語桃源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