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花里離人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春花里離人淚”全詩
一春花里離人淚,萬里燈前故國情。
龍去想應回海島,雁飛猶未出江城。
客愁多似西山雨,一任蕭條白發生。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夜起》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起》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夢破東窗月半明,
此身雖在只堪驚。
一春花里離人淚,
萬里燈前故國情。
龍去想應回海島,
雁飛猶未出江城。
客愁多似西山雨,
一任蕭條白發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醒來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故國離別和流亡的憂傷之情。詩中通過描寫月光透過東窗的景象,表現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驚愕。他在異鄉的春天里,看著花開花落,心中充滿了離鄉別井的傷感,思念故國的情感如燈火般燃燒。作者想起了龍去海島的傳說,寄托了自己回歸故土的愿望,而飛翔的雁卻還未離開江城。客居他鄉的憂愁就像西山上的雨一樣多,讓人無法抵擋,只能任由憂傷和白發生長。
賞析:
《夜起》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思念和流亡生活的苦悶。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月光透過東窗、春花、燈火等,與作者內心的情感相呼應,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感染力。通過對龍去海島和雁飛江城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歸鄉的渴望和無奈。整首詩詞以客愁、蕭條、白發等形象描繪了作者在異鄉的孤獨和憂傷,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這首詩詞既是文天祥個人情感的抒發,也反映了宋代民族大義的追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一春花里離人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qǐ
夜起
mèng pò dōng chuāng yuè bàn míng, cǐ shēn suī zài zhǐ kān jīng.
夢破東窗月半明,此身雖在只堪驚。
yī chūn huā lǐ lí rén lèi, wàn lǐ dēng qián gù guó qíng.
一春花里離人淚,萬里燈前故國情。
lóng qù xiǎng yīng huí hǎi dǎo, yàn fēi yóu wèi chū jiāng chéng.
龍去想應回海島,雁飛猶未出江城。
kè chóu duō shì xī shān yǔ, yī rèn xiāo tiáo bái fà shēng.
客愁多似西山雨,一任蕭條白發生。
“一春花里離人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