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魎徒為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魑魅魍魎徒為爾”全詩
蠻夷雜種錯相干,洛陽宮殿燒焚盡。
干戈兵革斗未已,魑魅魍魎徒為爾。
慟哭秋原何處村,千村萬落生荊杞。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胡笳曲·六拍》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胡笳曲·六拍》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胡人歸來血洗箭,
白馬將軍若雷電。
蠻夷雜種錯相干,
洛陽宮殿燒焚盡。
干戈兵革斗未已,
魑魅魍魎徒為爾。
慟哭秋原何處村,
千村萬落生荊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宋代時期北方胡人的侵略和戰亂帶來的痛苦。詩中描述了胡人歸來后血洗箭,白馬將軍如同雷電般威猛。蠻夷雜種的侵略給中原地區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洛陽宮殿被焚毀殆盡。戰爭不斷,干戈兵革斗爭仍未停止,而魑魅魍魎(指邪惡的鬼怪)卻只是為了你而存在。詩人感嘆于這一切的悲劇,問道秋原何處村莊還能聽到哀傷的哭聲,千村萬落都生長著荊棘和杞樹。
賞析:
這首詩詞以悲憤的口吻揭示了當時北方胡人的侵略和戰亂給中原地區帶來的痛苦。通過描繪胡人的兇殘和戰爭的殘酷,詩人表達了對戰亂的痛恨和對家園的思念之情。詩中的胡人和白馬將軍形象生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洛陽宮殿的燒毀象征著文化的毀滅和社會秩序的崩潰。詩人通過描繪戰爭的殘酷和邪惡的存在,表達了對和平的向往和對戰亂的深深憂慮。最后兩句以秋原何處村的哭聲和荊杞的生長,表達了對家園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擔憂。整首詩詞以悲憤的情感和深刻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戰亂的痛心和對和平的向往。
“魑魅魍魎徒為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jiā qū liù pāi
胡笳曲·六拍
hú rén guī lái xuè xǐ jiàn, bái mǎ jiāng jūn ruò léi diàn.
胡人歸來血洗箭,白馬將軍若雷電。
mán yí zá zhǒng cuò xiāng gān, luò yáng gōng diàn shāo fén jǐn.
蠻夷雜種錯相干,洛陽宮殿燒焚盡。
gān gē bīng gé dòu wèi yǐ, chī mèi wǎng liǎng tú wèi ěr.
干戈兵革斗未已,魑魅魍魎徒為爾。
tòng kū qiū yuán hé chǔ cūn, qiān cūn wàn luò shēng jīng qǐ.
慟哭秋原何處村,千村萬落生荊杞。
“魑魅魍魎徒為爾”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