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九江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落日九江流”全詩
此地生涯晚,遙悲水國秋。
孤城一柱觀,落日九江流。
使者雖光彩,青楓遠自愁。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送李功曹之荊州充鄭侍御判官重贈》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送李功曹之荊州充鄭侍御判官重贈》。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聽說過宋玉的故居,時常想去一趟荊州。但如今我生命的時光已晚,遙望著水國的秋景,感到憂傷。孤城獨立聳立,像一根孤立的柱子,眺望著夕陽映照下的九江流水。使者的身影雖然光彩照人,但我遠遠地望見青楓,卻依然心生愁苦。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杜甫的離情別緒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人通過送別李功曹,為他前往荊州擔任判官一職,借以抒發自己的情感。詩中描繪了詩人對荊州的向往,但由于自己的年歲已晚,不能親身前往,只能以遙望之情寄托自己的感慨。孤城、落日、九江流等意象,都凸顯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光陰逝去的感嘆。
賞析:
1. **離情別緒:** 詩人通過送別的場景,抒發了離情別緒。他不僅對李功曹的遠行表示送別,也借此寄托了自己的離愁別緒,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感情。
2. **時光的流逝:** 詩人通過“生涯晚”以及“遙悲水國秋”等描寫,表達了自己年歲已長,時光不復回的感慨。這種時光流逝的感觸在整首詩中貫穿始終。
3. **景物描寫:** 詩人巧妙地將景物描寫融入其中,通過“孤城一柱觀,落日九江流”等表達,將荊州的美景展現在讀者面前,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荊州的留戀之情。
4. **情感的表達:** 詩人用“使者雖光彩,青楓遠自愁”一句,將送別的場景和自己的愁苦內心相結合,表達了他對于時光的感傷和離別的痛苦。
這首詩通過描寫送別的場景,巧妙地融合了自己的情感與對荊州的向往,抒發了詩人深刻的離愁別緒和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展現了杜甫深厚的情感和婉轉的藝術表達。
“落日九江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gōng cáo zhī jīng zhōu chōng zhèng shì yù pàn guān zhòng zèng
送李功曹之荊州充鄭侍御判官重贈
céng wén sòng yù zhái, měi yù dào jīng zhōu.
曾聞宋玉宅,每欲到荊州。
cǐ dì shēng yá wǎn, yáo bēi shuǐ guó qiū.
此地生涯晚,遙悲水國秋。
gū chéng yī zhù guān, luò rì jiǔ jiāng liú.
孤城一柱觀,落日九江流。
shǐ zhě suī guāng cǎi, qīng fēng yuǎn zì chóu.
使者雖光彩,青楓遠自愁。
“落日九江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