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新雨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詩書新雨露”全詩
鶴發垂袍葉,龍孫上榜花。
詩書新雨露,松柏老煙霞。
白馬蒼山路,斯人忽已遐。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挽黎致政》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黎致政》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楚峰天地闊,
四世百年家。
鶴發垂袍葉,
龍孫上榜花。
詩書新雨露,
松柏老煙霞。
白馬蒼山路,
斯人忽已遐。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黎明時代的追思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通過描繪楚峰的廣闊天地和家族的百年傳承,表達了對家族的自豪和對歷史的敬仰。詩中提到的鶴發垂袍葉和龍孫上榜花,暗示了詩人已經年老,但家族的后代卻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給予了詩人希望和鼓舞。詩人通過詩書新雨露和松柏老煙霞的描繪,表達了對知識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最后,詩人提到白馬蒼山路和斯人忽已遐,暗示了詩人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的精神和思想將永遠留存。
賞析:
《挽黎致政》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文天祥對家族、歷史和文化的深情厚意。詩中的景物描寫生動而富有感染力,通過對楚峰的描繪,展示了廣袤的天地和家族的輝煌歷史。詩人通過對自己年老和家族后代的成功的對比,表達了對家族傳承的自豪和對未來的希望。詩中的詩書新雨露和松柏老煙霞,展示了詩人對知識和傳統文化的珍視,體現了他對文化傳統的承繼和發揚。最后,詩人以白馬蒼山路和斯人忽已遐的描寫,表達了對逝去的時光和生命的思考,以及對自己精神永存的信念。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詩書新雨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lí zhì zhèng
挽黎致政
chǔ fēng tiān dì kuò, sì shì bǎi nián jiā.
楚峰天地闊,四世百年家。
hè fà chuí páo yè, lóng sūn shàng bǎng huā.
鶴發垂袍葉,龍孫上榜花。
shī shū xīn yǔ lù, sōng bǎi lǎo yān xiá.
詩書新雨露,松柏老煙霞。
bái mǎ cāng shān lù, sī rén hū yǐ xiá.
白馬蒼山路,斯人忽已遐。
“詩書新雨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