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我巾車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顧我巾車囚”全詩
山川猶有靈,佳氣何郁蔥。
顧我巾車囚,厲氣轉秋蓬。
瓣香欲往拜,惆悵臨長空。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保涿州三詩·趙太祖暮》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保涿州三詩·趙太祖暮》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行保州塞,御河直其東。
山川猶有靈,佳氣何郁蔥。
顧我巾車囚,厲氣轉秋蓬。
瓣香欲往拜,惆悵臨長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宋太祖趙匡胤在保州塞的壯麗景色和他內心的情感。詩人通過描繪山川的靈動和美麗的氣息,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敬畏之情。然而,詩人自己卻身陷囹圄,被束縛在巾車之中,感受到了壓抑和困頓的氣息。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遠方的香煙的向往,但又感到無奈和憂傷。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個人情感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現實的思考。首先,詩人通過描繪山川的靈動和佳氣的郁蔥,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敬畏之情。這種對自然的贊美,反映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思想風潮。
然而,詩人自己卻身陷囹圄,被囚禁在巾車之中。這種對比的手法,突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困頓。他感受到了壓抑和束縛的氣息,這可能是對當時政治環境的隱晦批評。這種情感的表達,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的思考和對自由的渴望。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遠方的香煙的向往,但又感到無奈和憂傷。這種情感的表達,揭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他渴望遠離囹圄,追求自由和理想,但卻面臨著無法逾越的長空。這種對遠方的向往和對現實的憂傷,展現了詩人的豪情和堅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個人情感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現實的思考。它既有對自然美的贊美,又有對困頓和束縛的抱怨,最終表達了對自由和理想的向往。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文天祥作品中的經典之作。
“顧我巾車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ǎo zhuō zhōu sān shī zhào tài zǔ mù
保涿州三詩·趙太祖暮
wǒ xíng bǎo zhōu sāi, yù hé zhí qí dōng.
我行保州塞,御河直其東。
shān chuān yóu yǒu líng, jiā qì hé yù cōng.
山川猶有靈,佳氣何郁蔥。
gù wǒ jīn chē qiú, lì qì zhuǎn qiū péng.
顧我巾車囚,厲氣轉秋蓬。
bàn xiāng yù wǎng bài, chóu chàng lín cháng kōng.
瓣香欲往拜,惆悵臨長空。
“顧我巾車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