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眸玉爪不凡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眸玉爪不凡材”全詩
在野只教心力破,千人何事網羅求。
一生自獵知無敵,百中爭能恥下鞲。
鵬礙九天須卻避,兔藏三穴莫深憂。
黑鷹不省人間有,度海疑從北極來。
正翮摶風超紫塞,立冬幾夜宿陽臺。
虞羅自各虛施巧,春雁同歸必見猜。
萬里寒空只一日,金眸玉爪不凡材。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見王監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羅者久取竟未…請余賦詩》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雪飛玉立盡清秋,
白鷹黑鷹競征游。
寵辱拘禁身自傷,
眾人網羅何所求。
一生行獵自無敵,
百步之內不相羞。
鵬飛九天須讓路,
兔跑三穴無所憂。
黑鷹不知世間有,
遷徙海上將北來。
振翅乘風沖紫塞,
冬天長夜宿陽臺。
羅網自己施巧計,
春天歸去常有猜。
萬里寒空一日內,
金眸玉爪非凡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杜甫見到王監兵馬使后,聽他說近山有白黑兩只鷹,但是長久以來都無法捕獲的故事。詩中通過描繪鷹的形象和動態,展示了杜甫對自由的向往和對困境的領悟。
詩中的“雪飛玉立盡清秋”描繪了鷹在秋天飛翔的景象,表達了鷹的威嚴和高貴。接著,“不惜奇毛恣遠游”表達了鷹無拘無束的自由狀態,而在禁錮的環境中只讓人心力破散。
接下來,詩人通過描述自己一生的奮斗和追求,表達了對自由的追逐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一生自獵知無敵,百中爭能恥下鞲”表達了詩人一生追求自由的決心和堅持。“鵬礙九天須卻避,兔藏三穴莫深憂”描寫了鷹與困境的對抗,表達了詩人要勇敢面對挑戰的態度。
最后,通過描寫黑鷹的奇特特點和行為,以及白鷹和黑鷹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世界的探索和對奇跡的向往。整首詩通過具象的描寫和深入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對自由、困境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和表達。
“金眸玉爪不凡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wáng jiān bīng mǎ shǐ shuō jìn shān yǒu bái hēi èr yīng luó zhě jiǔ qǔ jìng wèi qǐng yú fù shī
見王監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羅者久取竟未…請余賦詩
xuě fēi yù lì jǐn qīng qiū, bù xī qí máo zì yuǎn yóu.
雪飛玉立盡清秋,不惜奇毛恣遠游。
zài yě zhǐ jiào xīn lì pò,
在野只教心力破,
qiān rén hé shì wǎng luó qiú.
千人何事網羅求。
yī shēng zì liè zhī wú dí, bǎi zhòng zhēng néng chǐ xià gōu.
一生自獵知無敵,百中爭能恥下鞲。
péng ài jiǔ tiān xū què bì, tù cáng sān xué mò shēn yōu.
鵬礙九天須卻避,兔藏三穴莫深憂。
hēi yīng bù xǐng rén jiān yǒu, dù hǎi yí cóng běi jí lái.
黑鷹不省人間有,度海疑從北極來。
zhèng hé tuán fēng chāo zǐ sāi,
正翮摶風超紫塞,
lì dōng jǐ yè sù yáng tái.
立冬幾夜宿陽臺。
yú luó zì gè xū shī qiǎo, chūn yàn tóng guī bì jiàn cāi.
虞羅自各虛施巧,春雁同歸必見猜。
wàn lǐ hán kōng zhǐ yī rì, jīn móu yù zhǎo bù fán cái.
萬里寒空只一日,金眸玉爪不凡材。
“金眸玉爪不凡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