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溪邊興盡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杖策溪邊興盡歸”全詩
飄然自是無心物,欲去還來上客衣。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溪上》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溪上》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杖策溪邊興盡歸,
片云何事逐人飛。
飄然自是無心物,
欲去還來上客衣。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溪邊散步的情景。詩人手扶拐杖,沿著溪邊散步,心情逐漸平靜,興致漸漸消退,于是決定返回。他看到一片云彩飄動,不禁思考云彩為何會追隨著人的腳步飛行。最后,詩人感慨自然界的景物是無心無意的存在,而他自己也像云一樣自由自在,欲離去時又回到了上次的地方,仿佛是上了客人的衣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溪邊散步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杖策溪邊的行為,展現了一種閑適自在的生活態度。他觀察到片云飄動,引發了對自然界的思考,認為自然界的景物是無心無意的存在,與人的心境相似。最后,詩人以欲去還來的方式,表達了對生活的矛盾感受和對歸宿的思考。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對自然現象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這種以自然景物為媒介,表達內心感受和思考的手法,是宋代詩詞的典型特征之一。同時,詩人運用簡潔明了的語言,使詩詞更加貼近讀者,引發共鳴。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語言簡練,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獨特理解。
“杖策溪邊興盡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shàng
溪上
zhàng cè xī biān xìng jìn guī, piàn yún hé shì zhú rén fēi.
杖策溪邊興盡歸,片云何事逐人飛。
piāo rán zì shì wú xīn wù, yù qù hái lái shàng kè yī.
飄然自是無心物,欲去還來上客衣。
“杖策溪邊興盡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