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津何必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逢津何必問”全詩
天深罕見日,路險不容塵。
遠草夤緣綠,幽花落漠春。
逢津何必問,夫我自知津。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次江都》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江都》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溜灘灘急,崖腰棧棧新。
天深罕見日,路險不容塵。
遠草夤緣綠,幽花落漠春。
逢津何必問,夫我自知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江都的一次旅行。江溜灘水流湍急,崖腰上的棧道嶄新。天色深沉,很少見到陽光,路途險峻,不容許塵土落腳。遠處的草地依山而生,綠意盎然,幽深的花朵在荒涼的春天中凋零。在遇到渡口時,作者自信地說不必詢問,因為他自己心中明白渡口的位置。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江都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通過描寫江溜灘的急流和崖腰上的棧道,詩人展現了江都地勢險峻的特點。天色深沉、陽光罕見,道路險峻,給人一種壓抑和艱難的感覺。然而,遠處的草地依然綠意盎然,幽深的花朵在荒涼的春天中凋零,表達了生命的堅韌和頑強。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自信和對渡口位置的了解,展現了作者堅定的決心和自主的精神。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江都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堅韌和對困境的勇敢面對。這首詩詞給人以啟示,即使面臨困難和壓力,也要堅持勇往直前,保持自信和決心。
“逢津何必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jiāng dū
次江都
jiāng liū tān tān jí, yá yāo zhàn zhàn xīn.
江溜灘灘急,崖腰棧棧新。
tiān shēn hǎn jiàn rì, lù xiǎn bù róng chén.
天深罕見日,路險不容塵。
yuǎn cǎo yín yuán lǜ, yōu huā luò mò chūn.
遠草夤緣綠,幽花落漠春。
féng jīn hé bì wèn, fū wǒ zì zhī jīn.
逢津何必問,夫我自知津。
“逢津何必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