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咸遂厥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物咸遂厥性”全詩
王師如雷震,昆侖以頹。
上聾下聰,驁不可回。
助仇抗有德,惟人之災。
乃潰乃奮,執縛歸厥命。
萬室蒙其仁,一夫則病。
濡以鴻澤,皇之圣。
威畏德懷,功以定。
順之于理,物咸遂厥性。
分類:
作者簡介(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樂府雜曲·鼓吹鐃歌·河右平》柳宗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樂府雜曲·鼓吹鐃歌·河右平》的中文譯文:
河右澶漫,頑固成為首領,
王師如雷震,昆侖山已頹敗。
上層愚昧,下層聰明,
驕傲而不肯回頭。
輔佐仇敵,拒絕那些有才德之人,
只會招致災禍。
最終走向崩潰,奮起抗爭,
被束縛的人們只能回歸自己的命運。
萬室之家受到仁澤,
而個體卻痛苦不堪。
皇帝以廣大恩澤治理國家,
因德而受到威望,功績彰顯。
順應理性,讓事物都能按自然規律發展。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寫了唐代時河右地區的情況,用鼓吹鐃歌的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政治觀點。詩中通過對河右地區的描述,暗示了統治者的腐敗和殘酷。與此同時,詩人強調了仁政和才德對國家和個體的意義。詩人認為,只有通過仁德和順應自然規律,才能實現社會的和諧和個體的幸福。整首詩以悲憤的情緒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統治者的腐敗,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仁政和理性治國的向往。
“物咸遂厥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fǔ zá qū gǔ chuī náo gē hé yòu píng
樂府雜曲·鼓吹鐃歌·河右平
hé yòu chán màn, wán wèi zhī kuí.
河右澶漫,頑為之魁。
wáng shī rú léi zhèn, kūn lún yǐ tuí.
王師如雷震,昆侖以頹。
shàng lóng xià cōng, ào bù kě huí.
上聾下聰,驁不可回。
zhù chóu kàng yǒu dé, wéi rén zhī zāi.
助仇抗有德,惟人之災。
nǎi kuì nǎi fèn, zhí fù guī jué mìng.
乃潰乃奮,執縛歸厥命。
wàn shì méng qí rén, yī fū zé bìng.
萬室蒙其仁,一夫則病。
rú yǐ hóng zé, huáng zhī shèng.
濡以鴻澤,皇之圣。
wēi wèi dé huái, gōng yǐ dìng.
威畏德懷,功以定。
shùn zhī yú lǐ,
順之于理,
wù xián suì jué xìng.
物咸遂厥性。
“物咸遂厥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