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藉向來稽古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藉向來稽古力”全詩
蘭葉初窺圖上字,奎鉤乍識禁中天。
坐憑重席慚清問,能讀三墳賴眾賢。
猶藉向來稽古力,不然須合早歸田。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初侍講筵有感上呈經筵諸公》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侍講筵有感上呈經筵諸公》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邇英何幸奉經筵,
俗狀婆娑艾服年。
蘭葉初窺圖上字,
奎鉤乍識禁中天。
坐憑重席慚清問,
能讀三墳賴眾賢。
猶藉向來稽古力,
不然須合早歸田。
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祁在初次參加講筵(講學會)后的感慨之作。他感嘆自己有幸能夠參與到這樣的學術討論中,但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學問淺薄,與那些博學多才的前輩相比,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他希望能夠借助前輩的智慧和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宋祁對自己學識的謙遜和對前輩學者的敬仰之情。詩中的“邇英”指的是講筵的主持人,他幸運地有機會參與到這樣的學術討論中。詩人用“俗狀婆娑艾服年”來形容自己的平凡和學識的不足,與那些博學多才的前輩相比,自己還只是剛剛開始了解一些基礎知識。
詩中的“蘭葉初窺圖上字,奎鉤乍識禁中天”表達了詩人初次接觸到高深的學問時的驚嘆之情。他發現自己對于那些學問的了解只是皮毛,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學習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奧妙。
詩人在詩中坦誠地表示自己的慚愧和羞愧,他坐在重要的席位上,卻無法提出有深度的問題。他感激那些前輩學者的智慧和貢獻,因為他們的學問為他提供了學習的方向和目標。
最后兩句“猶藉向來稽古力,不然須合早歸田”表達了詩人對于學習的執著和決心。他希望能夠借助前人的經驗和智慧,不斷努力學習,否則只能早早地回到農田中去。
這首詩詞展現了宋祁對學問的虛心態度和對前輩學者的敬仰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于學習的熱情和決心。通過自嘲和自省,他呈現了一個謙遜而堅定的學者形象。
“猶藉向來稽古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shì jiǎng yán yǒu gǎn shàng chéng jīng yán zhū gōng
初侍講筵有感上呈經筵諸公
ěr yīng hé xìng fèng jīng yán, sú zhuàng pó suō ài fú nián.
邇英何幸奉經筵,俗狀婆娑艾服年。
lán yè chū kuī tú shàng zì, kuí gōu zhà shí jìn zhōng tiān.
蘭葉初窺圖上字,奎鉤乍識禁中天。
zuò píng zhòng xí cán qīng wèn, néng dú sān fén lài zhòng xián.
坐憑重席慚清問,能讀三墳賴眾賢。
yóu jí xiàng lái jī gǔ lì, bù rán xū hé zǎo guī tián.
猶藉向來稽古力,不然須合早歸田。
“猶藉向來稽古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