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膏聞舊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泛膏聞舊典”全詩
霞破初迎月,林寒即讓春。
鈞天移帝樂,北斗下城闉。
匝地沈香燎,浮空羅襪塵。
并珂馳寶鉸,分幰鶩彫輪。
忽去騰夷路,還來競要津。
酒胡矜酎美,梅額衒妝新。
誰見甘泉畤,昏祠遂至晨。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上元觀燈紀事》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元觀燈紀事》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泛膏聞舊典,秉燭嗣芳辰。
霞破初迎月,林寒即讓春。
鈞天移帝樂,北斗下城闉。
匝地沈香燎,浮空羅襪塵。
并珂馳寶鉸,分幰鶩彫輪。
忽去騰夷路,還來競要津。
酒胡矜酎美,梅額衒妝新。
誰見甘泉畤,昏祠遂至晨。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上元節觀燈的盛況。詩人通過描寫燈火輝煌的場景,表達了對傳統節日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之情。
賞析:
詩詞以描繪燈會的盛況為主線,通過運用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展現了熱鬧喜慶的節日氛圍。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1. "泛膏聞舊典,秉燭嗣芳辰。" 詩人聽到了泛膏燈會的傳統典故,手持蠟燭繼承了美好的時光。
2. "霞破初迎月,林寒即讓春。" 天空中的霞光透過,迎接著初月的到來,寒冷的冬天也因此變得溫暖如春。
3. "鈞天移帝樂,北斗下城闉。" 天空中的星斗仿佛也被燈火吸引,從高處降臨到城市的街頭。
4. "匝地沈香燎,浮空羅襪塵。" 整個地面都被香燭的光芒所照亮,空中飄揚著細微的灰塵。
5. "并珂馳寶鉸,分幰鶩彫輪。" 珂珈和鉸鏈是古代燈飾的一種,它們被裝飾得華麗而精致,鶩彫輪則是指燈籠的形狀。
6. "忽去騰夷路,還來競要津。" 燈會的熱鬧場面猶如騰云駕霧,忽然消失,又重新出現在繁華的要津之地。
7. "酒胡矜酎美,梅額衒妝新。" 人們舉杯暢飲,胡琴的音樂美妙動人,梅花在額頭上點綴,妝容煥然一新。
8. "誰見甘泉畤,昏祠遂至晨。" 甘泉畤是指上元節的廟會,人們從黃昏一直玩到天亮,直到祭祀活動結束。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上元節觀燈的熱鬧景象,同時也表達了對傳統節日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之情。
“泛膏聞舊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yuán guān dēng jì shì
上元觀燈紀事
fàn gāo wén jiù diǎn, bǐng zhú sì fāng chén.
泛膏聞舊典,秉燭嗣芳辰。
xiá pò chū yíng yuè, lín hán jí ràng chūn.
霞破初迎月,林寒即讓春。
jūn tiān yí dì lè, běi dǒu xià chéng yīn.
鈞天移帝樂,北斗下城闉。
zā dì shěn xiāng liáo, fú kōng luó wà chén.
匝地沈香燎,浮空羅襪塵。
bìng kē chí bǎo jiǎo, fēn xiǎn wù diāo lún.
并珂馳寶鉸,分幰鶩彫輪。
hū qù téng yí lù, hái lái jìng yào jīn.
忽去騰夷路,還來競要津。
jiǔ hú jīn zhòu měi, méi é xuàn zhuāng xīn.
酒胡矜酎美,梅額衒妝新。
shuí jiàn gān quán zhì, hūn cí suì zhì chén.
誰見甘泉畤,昏祠遂至晨。
“泛膏聞舊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