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煩暑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應煩暑路”全詩
長云抱漢壘,殘月偃邊兵。
戍霧漁撾疊,衢風鶴蓋平。
不應煩暑路,河朔趁飛觥。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送天雄監兵李中吉》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天雄監兵李中吉》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督府監軍重,清時握節榮。
長云抱漢壘,殘月偃邊兵。
戍霧漁撾疊,衢風鶴蓋平。
不應煩暑路,河朔趁飛觥。
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祁送別天雄監兵李中吉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李中吉作為一位重要的監軍,他在清晨時握著節杖,象征著他的榮譽和權力。長云抱漢壘,指的是長云環繞著邊塞的軍壘,而殘月則映照著邊塞上休息的士兵。戍霧和漁撾疊影,形容了邊塞上的霧氣和漁民的漁船,衢風和鶴蓋平則描繪了邊塞上的街道和飛舞的鶴。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李中吉的祝福,希望他能夠順利地完成任務,不受炎熱的天氣所困擾,而河朔則指的是邊塞地區,趁飛觥則表示慶祝的意思。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邊塞上的景象和士兵的生活,展現了邊塞軍人的威嚴和辛勤。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邊塞的壯麗景色和軍人的辛苦。詩中的長云、殘月、戍霧、漁撾、衢風和鶴蓋等形象,都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受。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李中吉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景,展現了作者對軍人的敬意和對和平的向往。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邊塞軍人的景象和表達對軍人的贊美,展現了宋代時期邊塞軍人的威嚴和辛勤,同時也表達了對和平的向往和祝福。
“不應煩暑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tiān xióng jiān bīng lǐ zhōng jí
送天雄監兵李中吉
dū fǔ jiān jūn zhòng, qīng shí wò jié róng.
督府監軍重,清時握節榮。
cháng yún bào hàn lěi, cán yuè yǎn biān bīng.
長云抱漢壘,殘月偃邊兵。
shù wù yú wō dié, qú fēng hè gài píng.
戍霧漁撾疊,衢風鶴蓋平。
bù yīng fán shǔ lù, hé shuò chèn fēi gōng.
不應煩暑路,河朔趁飛觥。
“不應煩暑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