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冬無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國冬無雪”全詩
柔蔬傲霜甲,幽鳥逆春啼。
神鼓聲無歇,樵歌韻不齊。
舉頭看白日,還過太山西。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望仙亭書所見》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仙亭書所見》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國冬無雪,居然氣候迷。
柔蔬傲霜甲,幽鳥逆春啼。
神鼓聲無歇,樵歌韻不齊。
舉頭看白日,還過太山西。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南國冬天沒有雪的景象,使人感到氣候異常。柔軟的植物自豪地抵御著寒霜的侵襲,幽靜的鳥兒逆著春天的節奏歌唱。神鼓的聲音不停地傳來,樵夫的歌聲卻不和諧。抬頭望見白日高懸,還要繼續向西過太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南國冬天景象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南國本應該是溫暖的,但卻沒有雪,這讓人感到氣候的迷離和異常。柔蔬傲霜甲,表達了植物的堅韌和頑強生長的意志。幽鳥逆春啼,描繪了鳥兒不受季節限制的歌唱,顯示了生命力的頑強和對春天的渴望。
神鼓聲無歇,樵歌韻不齊,通過對聲音的描寫,表達了一種不協調和不和諧的感覺,可能暗示了社會的動蕩和不安。最后兩句“舉頭看白日,還過太山西”,表達了作者的向往和追求,他抬頭仰望著高懸的白日,意味著他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他要繼續向前,超越困難,向著太山的西方前進的決心。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南國冬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南國冬無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xiān tíng shū suǒ jiàn
望仙亭書所見
nán guó dōng wú xuě, jū rán qì hòu mí.
南國冬無雪,居然氣候迷。
róu shū ào shuāng jiǎ, yōu niǎo nì chūn tí.
柔蔬傲霜甲,幽鳥逆春啼。
shén gǔ shēng wú xiē, qiáo gē yùn bù qí.
神鼓聲無歇,樵歌韻不齊。
jǔ tóu kàn bái rì, hái guò tài shān xī.
舉頭看白日,還過太山西。
“南國冬無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