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伴調絲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伴調絲管”全詩
暝篠深留翠,寒花淺作紅。
鶴鳴殘滴露,蜩咽已涼風。
誰伴調絲管,心知憶戴崇。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西園晚秋見寄》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園晚秋見寄》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園秋物曉,清玩日無窮。
在中園里,秋天的景物在清晨展現,美好的游玩無窮無盡。
暝篠深留翠,寒花淺作紅。
夜晚里,竹林深處的篠竹依然保持著翠綠的顏色,而寒冷的花朵只能勉強綻放出淺淡的紅色。
鶴鳴殘滴露,蜩咽已涼風。
鶴鳴聲中,殘留著露水滴落的聲音,而蜩螗的鳴叫已經隨著涼風而漸漸消失。
誰伴調絲管,心知憶戴崇。
不知有誰能陪伴著演奏絲管的曲調,只有我自己明白這是懷念戴崇的心情。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園中的景物和感受,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篠竹的翠綠與寒花的淺紅進行對比,表現了秋天的變幻和生命的脆弱。同時,通過描寫鶴鳴和蜩螗的聲音逐漸消失,詩人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歲月更迭的感慨。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友人戴崇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曾經的美好時光的回憶。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敏感和細膩。同時,通過對時光流逝和友情的思考,使詩詞具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引發讀者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
“誰伴調絲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yuán wǎn qiū jiàn jì
西園晚秋見寄
zhōng yuán qiū wù xiǎo, qīng wán rì wú qióng.
中園秋物曉,清玩日無窮。
míng xiǎo shēn liú cuì, hán huā qiǎn zuò hóng.
暝篠深留翠,寒花淺作紅。
hè míng cán dī lù, tiáo yàn yǐ liáng fēng.
鶴鳴殘滴露,蜩咽已涼風。
shuí bàn diào sī guǎn, xīn zhī yì dài chóng.
誰伴調絲管,心知憶戴崇。
“誰伴調絲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