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中人護月游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寢中人護月游衣”全詩
臺下俗無西向謝,寢中人護月游衣。
垂髯上漢龍難見,耘野連天鳥自飛。
酹畢驅車循故道,經時回望悵依依。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謁四陵下宮》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四陵下宮》是宋代文學家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四陵煙柏蔽團暉,
朝陽照耀下的四座陵墓,被煙霧和柏樹遮蔽著,形成一片昏暗的景象。
曉束朝紳拜廟闈。
清晨,朝臣們整齊地束縛衣帶,前往拜謁陵墓的廟宇。
臺下俗無西向謝,
站在臺下的普通百姓并沒有向西鞠躬致謝,
寢中人護月游衣。
而在陵墓內的人們則護著月亮,穿著輕便的衣服游走。
垂髯上漢龍難見,
長須的老人們上去看漢朝的龍難以見到,
耘野連天鳥自飛。
在田野里,鳥兒自由自在地飛翔。
酹畢驅車循故道,
祭祀結束后,驅車沿著熟悉的道路返回,
經時回望悵依依。
回望時,心中充滿了依依不舍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拜謁四陵的場景,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寫,展現了時光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四陵被煙柏所掩蓋,象征著歷史的塵埃和歲月的遺忘。朝臣們整齊的儀態和普通百姓的無動于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反映了社會等級的差異。詩中的老人們無法見到漢朝的龍,暗示著歷史的遙遠和不可觸及。而田野中自由飛翔的鳥兒則象征著自然的純真和自由。最后,詩人驅車回望,懷念過去的時光,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留戀之情。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對比手法,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它展現了宋代文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的向往。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寢中人護月游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sì líng xià gōng
謁四陵下宮
sì líng yān bǎi bì tuán huī, xiǎo shù cháo shēn bài miào wéi.
四陵煙柏蔽團暉,曉束朝紳拜廟闈。
tái xià sú wú xī xiàng xiè, qǐn zhōng rén hù yuè yóu yī.
臺下俗無西向謝,寢中人護月游衣。
chuí rán shàng hàn lóng nán jiàn, yún yě lián tiān niǎo zì fēi.
垂髯上漢龍難見,耘野連天鳥自飛。
lèi bì qū chē xún gù dào, jīng shí huí wàng chàng yī yī.
酹畢驅車循故道,經時回望悵依依。
“寢中人護月游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