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羨黃昏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仰羨黃昏鳥”全詩
江斂洲渚出,天虛風物清。
滄溟服衰謝,朱紱負平生。
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獨坐》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獨坐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斂洲渚出,天虛風物清。
滄溟服衰謝,朱紱負平生。
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
中文譯文:
獨自坐著
悲傷愁苦回來了,年紀已經老了,
倚著拐杖背朝不相識的城池。
江水收斂在小島之間流出,天空空虛,風景清新。
一切都服從著衰老和謝世的命運,官袍背負了一生的榮華富貴。
仰望著羨慕黃昏的鳥兒,它們撲棱著羽翼輕盈地投入林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了一個寂寥悲傷的情景,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滄桑之感。詩人坐著的背景是一個孤獨的城池,象征著他在人世間的孤獨。詩中的江水和天空都被描述成清新美麗,與詩人孤獨的心情對比鮮明。詩人感慨時光的流轉,滄海桑田,人生自古如此,一切都服從著衰老和謝世的命運。最后,詩人向黃昏的鳥羨慕不已,追求鳥兒那種自由飛翔的狀態,表達了他對自由和輕盈的向往。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對自由的向往,將個人的情感與社會的變遷相結合,反映了唐代風云變幻的時代背景。整首詩用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切的感情,展示了杜甫才華橫溢的寫作能力。
“仰羨黃昏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zuò
獨坐
bēi chóu huí bái shǒu, yǐ zhàng bèi gū chéng.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jiāng liǎn zhōu zhǔ chū, tiān xū fēng wù qīng.
江斂洲渚出,天虛風物清。
cāng míng fú shuāi xiè, zhū fú fù píng shēng.
滄溟服衰謝,朱紱負平生。
yǎng xiàn huáng hūn niǎo, tóu lín yǔ hé qīng.
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
“仰羨黃昏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