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對闕疑還閣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靜對闕疑還閣筆”全詩
靜對闕疑還閣筆,不知三古字為魚。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直舍讎理律書呈同舍二首》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直舍讎理律書呈同舍二首》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經筵敢倦力刊梓,
國典將追鼎鑄書。
靜對闕疑還閣筆,
不知三古字為魚。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學術研究的熱情和對于傳統文化的追求。作者在經筵上勇敢地倦怠不堪地刻印書籍,以期國家的法典能夠得到完善。然而,作者在靜靜地對著闕文思考時,卻對其中的三個古字是否真的是“魚”產生了疑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學術研究的執著和對于傳統文化的關注。經筵是古代學術討論的場所,作者在這里倦怠地刻印書籍,表現出他對于學術研究的勇氣和毅力。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為國家的法典做出貢獻,使其更加完善。然而,在靜靜地對著闕文思考時,作者卻對其中的三個古字是否真的是“魚”產生了疑惑。這種疑惑表現出作者對于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于知識的謙遜態度。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于學術研究和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對于知識的追求和謙遜的態度。
“靜對闕疑還閣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í shě chóu lǐ lǜ shū chéng tóng shě èr shǒu
直舍讎理律書呈同舍二首
jīng yán gǎn juàn lì kān zǐ, guó diǎn jiāng zhuī dǐng zhù shū.
經筵敢倦力刊梓,國典將追鼎鑄書。
jìng duì quē yí hái gé bǐ, bù zhī sān gǔ zì wèi yú.
靜對闕疑還閣筆,不知三古字為魚。
“靜對闕疑還閣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