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開平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草開平野”全詩
商原寧易嚮,崑玉怯同焚。
田燭宵俱遠,邊烽曉不分。
方陽休自任,阮瑀久從軍。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觀燒》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燒》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草開平野,炎暉照暮云。
商原寧易嚮,崑玉怯同焚。
田燭宵俱遠,邊烽曉不分。
方陽休自任,阮瑀久從軍。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戰爭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草原上的火焰、炎熱的陽光和戰爭的烽火,表達了對戰爭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還涉及到兩位具體的人物,方陽和阮瑀,他們或許是詩人所熟悉的軍事人物,也可能是詩人自己的化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首句“白草開平野,炎暉照暮云”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展現了戰爭的破壞力和火焰的熾熱。接著,“商原寧易嚮,崑玉怯同焚”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反思,商原、崑玉都是古代戰爭中的地名,詩人通過這兩個地名暗示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以及人們在戰爭中的無奈和畏懼。
接下來的兩句“田燭宵俱遠,邊烽曉不分”描繪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困擾。田燭和邊烽都是與戰爭相關的事物,詩人通過描寫它們的遠離和模糊,表達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不安和困惑。
最后兩句“方陽休自任,阮瑀久從軍”或許是詩人對自己的思考和感慨。方陽和阮瑀可能是詩人所熟悉的人物,他們或許曾經參與過戰爭,而詩人則表達了對他們的敬佩和思念。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戰爭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戰爭的思考和反思,展現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困擾,同時也表達了對參與戰爭的人們的敬佩和思念。
“白草開平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shāo
觀燒
bái cǎo kāi píng yě, yán huī zhào mù yún.
白草開平野,炎暉照暮云。
shāng yuán níng yì xiàng, kūn yù qiè tóng fén.
商原寧易嚮,崑玉怯同焚。
tián zhú xiāo jù yuǎn, biān fēng xiǎo bù fēn.
田燭宵俱遠,邊烽曉不分。
fāng yáng xiū zì rèn, ruǎn yǔ jiǔ cóng jūn.
方陽休自任,阮瑀久從軍。
“白草開平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