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葉已催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菖葉已催耕”全詩
猿禽互啼嘯,崖嶺各陰晴。
樹合天疑窄,川回地忽平。
錦官何日到,菖葉已催耕。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黃花道》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黃花道》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驛道云山里,悠悠千騎行。
猿禽互啼嘯,崖嶺各陰晴。
樹合天疑窄,川回地忽平。
錦官何日到,菖葉已催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間驛道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云山、猿禽、崖嶺、樹木和川流等自然景物,表達了旅途中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中還暗示了官員的延誤和農民的耕作時機的緊迫感。
賞析:
《黃花道》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山間驛道的景色,展現了宋代旅行者的心境和自然景物的變幻。首句“驛道云山里,悠悠千騎行”揭示了詩人身處山間驛道的情景,千騎行的景象使人感受到旅途的漫長和孤獨。接下來的兩句“猿禽互啼嘯,崖嶺各陰晴”描繪了山中猿猴和鳥禽的啼叫聲,以及崖嶺的陰晴變化,增添了山林的生動氣息。接著的兩句“樹合天疑窄,川回地忽平”通過描繪樹木的茂密和川流的曲折,表達了山間道路的曲折和變化。最后兩句“錦官何日到,菖葉已催耕”則暗示了官員的延誤和農民的耕作時機的緊迫感,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山間驛道的景色,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隱含的社會寓意,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社會現實的關切。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展示了宋代詩人的才華和對自然與人情的敏銳觀察。
“菖葉已催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huā dào
黃花道
yì dào yún shān lǐ, yōu yōu qiān qí xíng.
驛道云山里,悠悠千騎行。
yuán qín hù tí xiào, yá lǐng gè yīn qíng.
猿禽互啼嘯,崖嶺各陰晴。
shù hé tiān yí zhǎi, chuān huí dì hū píng.
樹合天疑窄,川回地忽平。
jǐn guān hé rì dào, chāng yè yǐ cuī gēng.
錦官何日到,菖葉已催耕。
“菖葉已催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