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閣憑雷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層閣憑雷殷”全詩
野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
層閣憑雷殷,長空水面文。
雨來銅柱北,應洗伏波軍。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江閣對雨有懷行營裴二端公(裴虬與討臧玠故有行營)》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閣對雨有懷行營裴二端公,
南紀風濤壯,陰晴屢不分。
野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
層閣憑雷殷,長空水面文。
雨來銅柱北,應洗伏波軍。
中文譯文:
江閣對雨懷念行營中的裴二端公,
南紀的風浪很壯麗,陰晴不定。
草木隨著日光豐葩生長,江水穿山云。
層樓倚仗雷霆滾轟,遙望長空水面波文。
雨來洗刷著北方銅柱,好像是為洗滌伏波軍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寫給裴虬的,裴虬是唐代著名的將領,具有一定的軍事才能。詩的開頭寫江閣對雨,意味著詩人在江閣中遙望雨景,心懷對裴虬的思念。接著描繪了南紀的風浪壯麗,陰晴變幻不定的景象。接著寫野外的草木在陽光下蓬勃生長,江水穿越山峰和云彩。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雷雨來比喻裴虬的氣概和威嚴,寫到“層閣憑雷殷”,給人一種崇高的感覺。最后,詩人使用雨來洗刷北方的銅柱,象征為洗滌伏波軍士,表達了對勝利的向往和祝福。
整首詩通過寫自然景物來表達對裴虬的思念和對伏波軍的贊美,將自然景色與英雄事跡結合在一起,營造出宏大而崇高的氛圍。同時,詩中運用到了對比手法,通過南紀風濤的壯麗與陰晴變幻的描寫,表現出裴虬的豪情壯志和不屈不撓的品質。整首詩意境高遠,語言華美,展現了杜甫極富感情和抒發的詩人才能。
“層閣憑雷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gé duì yǔ yǒu huái xíng yíng péi èr duān gōng péi qiú yǔ tǎo zāng jiè gù yǒu xíng yíng
江閣對雨有懷行營裴二端公(裴虬與討臧玠故有行營)
nán jì fēng tāo zhuàng, yīn qíng lǚ bù fēn.
南紀風濤壯,陰晴屢不分。
yě liú xíng dì rì, jiāng rù dù shān yún.
野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
céng gé píng léi yīn, cháng kōng shuǐ miàn wén.
層閣憑雷殷,長空水面文。
yǔ lái tóng zhù běi, yīng xǐ fú bō jūn.
雨來銅柱北,應洗伏波軍。
“層閣憑雷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