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覺浮云解映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覺浮云解映樓”全詩
早葉乍濃留客坐,晚花猶在索人愁。
最憐幽草能縈帶,已覺浮云解映樓。
玉發未多須劇飲,贏輸寧屬阿戎籌。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三月晦日》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月晦日》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三月晦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離別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靜彈塵幘照溪流,
落泊春芳向盡頭。
早葉乍濃留客坐,
晚花猶在索人愁。
最憐幽草能縈帶,
已覺浮云解映樓。
玉發未多須劇飲,
贏輸寧屬阿戎籌。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情感,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離別的思考。
詩意和賞析:
詩的開篇以“靜彈塵幘照溪流”來描繪春日的寧靜景象,詩人身著塵幘(古代冠冕之一)靜靜地彈著琴,照映在溪流之上。這一景象傳達出一種寧靜與和諧的氛圍。
接著,詩人寫道“落泊春芳向盡頭”,表達了春天花朵的凋零和離去,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短暫。這種離別的情感在下文中得到進一步的展開。
“早葉乍濃留客坐,晚花猶在索人愁”,詩人通過描繪早春的葉子濃密,留住了客人,而晚春的花朵仍然在等待著別人的到來,表達了人們對離別的憂傷和思念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最憐幽草能縈帶,已覺浮云解映樓。玉發未多須劇飲,贏輸寧屬阿戎籌”,詩人通過描繪幽草縈繞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嘆。浮云解映樓則暗示著時光的流轉,人生的變幻無常。
最后兩句“玉發未多須劇飲,贏輸寧屬阿戎籌”則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態度的思考。詩人認為年輕時不應過于放縱,而是應該懂得控制自己,不被外界的輸贏所左右。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情感,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離別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之美和人生態度的思考。
“已覺浮云解映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yuè huì rì
三月晦日
jìng dàn chén zé zhào xī liú, luò bó chūn fāng xiàng jìn tóu.
靜彈塵幘照溪流,落泊春芳向盡頭。
zǎo yè zhà nóng liú kè zuò, wǎn huā yóu zài suǒ rén chóu.
早葉乍濃留客坐,晚花猶在索人愁。
zuì lián yōu cǎo néng yíng dài, yǐ jué fú yún jiě yìng lóu.
最憐幽草能縈帶,已覺浮云解映樓。
yù fā wèi duō xū jù yǐn, yíng shū níng shǔ ā róng chóu.
玉發未多須劇飲,贏輸寧屬阿戎籌。
“已覺浮云解映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