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煩跪自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煩跪自陳”全詩
摧藏不鳴雁,排迮后來薪。
櫛短三秋發,途奔四海塵。
安能得所欲,況是數奇人。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答客》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客》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賤子空虛甚,何煩跪自陳。
貧窮的人內心空虛得很,為何還要跪下自陳。
摧藏不鳴雁,排迮后來薪。
摧毀了藏匿的雁群,排斥后來的柴火。
櫛短三秋發,途奔四海塵。
梳理短發已有三個秋天,奔走在四海之間的塵土中。
安能得所欲,況是數奇人。
怎能得到自己所欲的東西,更何況是數奇的人。
這首詩詞表達了貧窮者的無奈和苦悶。詩人通過描繪賤子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內心的空虛和無助。賤子跪下自陳,是因為他們希望通過自述自己的困境來得到幫助和同情。然而,他們的苦衷往往被忽視和排斥,就像摧毀了藏匿的雁群,排斥后來的柴火一樣。詩人通過描述賤子的困境,呼吁社會關注和關懷貧窮者的處境。
詩中的“櫛短三秋發,途奔四海塵”描繪了賤子的艱辛生活。他們的頭發已經長了三個秋天,卻依然貧窮困苦,四處奔波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這種生活狀態使他們難以得到自己所渴望的東西,更何況是那些數奇的人,即那些與眾不同、有特殊才能的人。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賤子的困境和無奈,通過對貧窮者的描繪,呼吁社會關注和關懷弱勢群體,體現了宋代社會的人道主義精神。
“何煩跪自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kè
答客
jiàn zi kōng xū shén, hé fán guì zì chén.
賤子空虛甚,何煩跪自陳。
cuī cáng bù míng yàn, pái zé hòu lái xīn.
摧藏不鳴雁,排迮后來薪。
zhì duǎn sān qiū fā, tú bēn sì hǎi chén.
櫛短三秋發,途奔四海塵。
ān néng dé suǒ yù, kuàng shì shù qí rén.
安能得所欲,況是數奇人。
“何煩跪自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